时间:2019-06-26 14:28:05
1、单选题 读“阿斯旺工程与三峡工程对比图”,回答下列关于两个工程利弊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是为华北地区供水
B.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在中下游
C.阿斯旺工程的首要目标是防洪
D.阿斯旺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河流的综合开发与治理。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为防洪;受益最大的应为中下游地区,故B正确。阿斯旺大坝所在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修建大坝的主要目的是灌溉。题干中已叙述,该大坝建成之后对尼罗河下游及其三角洲地区影响最大。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
A.修建水电站
B.发展航运
C.发展灌溉
D.防洪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河流。长江最大的危害主要在于中下游洪涝灾害多发,以三峡建设
为例,首要任务为防洪。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图,回答问题。
(1)我国这个地区荒漠化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地沙漠的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B地沙漠所在的省区是_______________。土地荒漠化向东、
? 向南扩展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针对图中所示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2)塔克拉马干沙漠;内蒙古自治区;该地区西部、北部是沙漠集中分布区,在强大的西北风作用下,
? 向东、南扩展
(3)①营造“三北”防护林体系,②退耕还林还草,增加植被覆盖率。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综合题 (22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 01 2年11月1 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中原经济区规划》,成为我国继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成渝经济区之后的第五大经济区。经济区范围包括河南、山东、安徽、河北、山西等地市,总面积约2 8 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5亿。
材料二:我国中原经济区度其周边地区略图。
材料三:河南省产业结构表
(1)甲、乙工业区是世界500强企业在中国大陆入驻最多的区域,说明其吸引这些企业入驻的共同优势条件。(8分)
(2)推进“城乡一体化”是今后中原地区发展的重要目标,试综合分析工业发展对中原地区域镇化带来的积极影响。(6分)
(3)根据材料三归纳与全国相比河南省产业结构特点,并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8分)
参考答案:
(1)(8分)(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达,市场广阔;基础设施完善;信息通达度好;科技水平高;交通运输便利等。(任答4点给8分)
(2)(6分)城市人口数量增多,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化进程加快;提供大量就业机会,促进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就地转移;减少城乡差异,促进地区均衡发展。(任答3点给6分)
(3)(8分)特点:第一产业比重远远高于全国水平,第二产业明显偏重,第三产业比例偏少。(2分)
措施:把中原经济区建成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不断的提升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充分发挥本地区资源优势,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强生态建设,注重发展循环经济,探索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任3点,6分)
本题解析:
(1)读图可以判断,甲地是京津唐地区,乙地是沪宁杭地区。两地具有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达,市场广阔,基础设施完善。信息通达度好,科技水平高,交通运输便利等优势条件,吸引企业入驻。
(2)随着工业的发展,城市人口数量增多,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的发展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就地转移。“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可以减少城乡差异,促进地区均衡发展。
(3)根据表格数据分析,河南第一产业比重远远高于全国水平,第二产业明显偏重,第三产业比例偏少。
第一产业比重高,因此可以把中原经济区建成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不断的提升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充分发挥本地区资源优势,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强生态建设,注重发展循环经济,探索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某国是一个世界矿产出口大国,2011年中国成为该国第一大出口国,两国贸易日益频繁。下图为该国部分地理要素分布示意图。
(1)简述甲地人口密度低的自然原因。
(2)说明乙地所在区域降水少而形成荒漠景观的主要原因。
(3)评价该国矿产资源开发的条件。
参考答案:
(1)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湿热的环境不利于人类生活。(2分)
(2)此地区位于东南信风(安第斯山脉)的背风坡,降水稀少;(2分)沿岸有(秘鲁)寒流流经,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加剧了干旱程度。(2分)
(3)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丰富;矿产多分布在山区,距西部沿海港口较近;国际市场广大;矿产资源位于地震带,地形复杂,开采成本高(每点2分,答出3点即得满分6分)
本题解析:
(1)读图可以判断甲地位于平原地区,根据纬度可以判断,属于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湿热的环境不利于人类生活。所以人口密度小。
(2)根据纬度判断,图示地区位于南美洲西海岸,此地区位于东南信风(安第斯山脉)的背风坡,所以降水稀少。沿岸有(秘鲁)寒流流经,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加剧了干旱程度。在沿海狭长地区形成了荒漠景观。
(3)根据经纬度或轮廓判断,图示国家是秘鲁。该国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丰富。矿产多分布在山区,距西部沿海港口较近,国际市场广大。矿产资源位于地震带,地形复杂,开采成本高。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