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6 14:25:11
1、单选题 关于中国工业的表述,正确的是
A.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B.工业的发展必须以农业为基础
C.重工业的产品主要给人民消费
D.纺织工业和汽车工业都属于轻工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县城驻地及周边部分辖区示意图,经勘探发现图示区域有储量丰富的大煤田。
(1)图中所示火电厂的布局是否合理?简述其理由。(3分)
(2)随着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图示区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请推测可能出现的变化有哪些?(4分)
材料二 经过几十年的开采,图中区域煤炭资源几近枯竭。该区域规划产业结构调整,下图是对煤炭产业生产流程模式的改造。
(3)在上图中的生产流程模式中,H是________厂。简述该产业结构模式的主要优点。(4分)
(4)随着资源枯竭,该区域为进一步发展经济,可以从哪些方面挖掘潜力?请你就这一课题提出合理化建议。(3分)
参考答案:
(1)合理 理由:接近煤炭产地;位于与盛行风垂直的郊外,避免给城区带来大气污染。(2)县城驻地逐渐发展成为新兴的工矿城市;经济结构由种植业和林果业为主发展为以工矿业为主;居民数量迅速增加,多从事工矿业和服务业;交通状况会有明显的改善,内外联系更加便捷;生态环境有可能恶化,(如植被减少,水源被污染,空气质量下降等)(答对四个要点即可)(3)砖瓦厂(或建筑材料厂) 促进资源综合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减轻环境污染;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4)优化煤炭工业结构,延长生产链;改善投资环境,引进和发展新型工业;立足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
本题解析:本题以资源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涉及区域资源开发、工业区位、可持续发展等考点。试题设计经典而不落俗套,尤其是第(2)、(4)题对地理预测决策能力的考查,设问开放答案多元,很好的体现了新高考的开放性与探究性。设问开放并不意味着答题无从下手,而是要有所遵循,其基本思路是:借鉴案例原型→求助图示信息→排列组合要点。如第(2)、(4)题就要以鲁尔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为原型,结合区域实际(图示信息),从经济结构、人口及就业结构、交通、城镇建设、环境等方面综合分析可能的变化;进一步发展经济挖掘潜力要立足产业基础(煤炭产业)、当地实际(旅游、农业)和发展趋势(产业优化升级)。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谚语、对联、诗歌、民歌等形象地反映了各地的地理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5题。
小题1: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曾有“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其中,阳关位于哪个省?当时发展成古城的区位因素是什么??
A.甘肃军事
B.甘肃交通
C.新疆军事
D.新疆交通
小题2:上联“万里长城山海关,龙头为首”,下联“独门绝技少林寺,天下无双”反映的人文景观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
A.四川、福建
B.河北、河南
C.北京、河南
D.山西、安徽
小题3:“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水在地下流,禾在田中枯”描述的地理特征对应的地形区分别是?
A.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
B.塔里木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C.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D.云贵高原、黄土高原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呈东西走向的山脉是?(?)
A.昆仑山、秦岭
B.大兴安岭、太行山
C.天山、阴山
D.南岭、武夷山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我国东西走向有3山,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秦岭跨第三级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武夷山都是东北西南走向。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我国华北某地区的部分资料,据此回答小题。
1.上述资料表明导致该地区近十年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2.提高森林覆盖率对该区农业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退耕还牧的面积增大
B.毁林开荒现象严重
C.气候发生异常,出现水旱灾害
D.人口增长过快
E.夏季气温升高
F.河流含沙量增大
G.地下水的蓄积量增加
H.耕地面积扩大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资料分析运用(生态环境问题)。
1.表格资料反映:当地的森林覆盖率下降;耕地面积扩大;年降水量减少;气温年
较差增大;河流含沙量增大;即由于毁林开荒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故粮
食亩产下降。选B项。
2.提高森林覆盖率则,耕地面积缩小;年降水量有所增加,故通过植被涵养水源的
作用,下滲增大,地下水的蓄积量将增大;气温年较差将减小;河流含沙量减少,故选C
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