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高频考点《环境与环境问题》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9-06-26 14:22:5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2002年,我国出口欧盟的蜂蜜被以“抗生素超标”为由遭到“封杀”。这一年,有关我国农产品出口受阻的多起事件不时见诸媒体。如该年初浙江舟山冻虾仁被欧洲一些公司退货并索赔;欧盟兽医委员会宣布禁止从中国进口虾、兔和家禽肉等动物源性食品;日本对从我国进口的蔬菜实行临时加严检验措施;宁波红茶因农药残留较高,2001年下半年起已被全面停止向欧盟出口,绿茶进入国外市场也举步维艰……不仅仅是农产品,我国许多行业出口都受到了绿色壁垒的困扰。请回答下列问题。(8分)
(1)绿色壁垒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绿色贸易的实施有何益处? (4分)
(2)欧美等发达国家用作构建“绿色壁垒’’的‘‘建筑材料’’是什么?我国应该如何应对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 (4分)



2、单选题  下图是某城市采暖期耗煤量曲线图,室内温度保持16℃。读图回答30—31题。

小题1:若在采暖时期适当增加室内温度,则最不可能发生的是
A.耗煤量增大
B.烧排放的二氧化碳减少
C.境会更加恶化
D.内外温差会变大
小题2:为解决采暖期因耗煤而带来的问题,可采取的最优措施是
A.因地制宜利用地热等清洁能源,使空气洁净
B.用家庭空调制暖,使用方便
C.在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集中供热,再送到采暖城市
D.减少煤炭使用量,增加石油消费的比重



3、单选题  上海水务部门某日发布消息称,受长江口咸潮(又称海水上溯或入侵,当淡水河流量不足,令海水倒灌,咸淡水混合造成河道水体变咸,即形成咸潮,是一种天然水文现象)入侵的影响,上海市陈行水库、青草沙水库取水口,氯化物浓度持续超过250毫克/升(国家地表水标准),最高超过3000毫克/升。下图为上海市主要水源地及咸潮入侵路线图。表1为三峡建坝前后长江安徽大通水文站流量变化统计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典型年
项目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9月
10月
11月
12月
平水年
建坝前
1160
11000
13900
17200
24400
基本不变
38500
23100
17800
建坝后
12316
11857
15211
19126
30570
31240
21973
17800
小题1:有关长江口咸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咸潮一般多发生在冬末春初
B.受三峡大坝影响,夏季咸潮发生最多
C.三峡大坝对咸潮不构成影响
D.三峡大坝建成后,咸潮发生次数增多
小题2:为了有效保护上海等城市水质安全,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A.控制流域用水总量
B.各河段协调以法治水
C.自来水厂迁至上游
D.加大梯级开发力度



4、单选题  读全球荒漠化分布示意图,回答(1)~(3)题。

小题1:全球荒漠化分布主要受哪几种气候类型控制? (?)
①热带季风气候?②热带沙漠气候?③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亚热带季风气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小题2: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约为3600万平方千米,而且呈扩大和加剧的趋势,其影响因素有(?)
①地震火山泥石流频发 ②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③乱垦滥伐,砍伐森林 ④全球二氧化碳排发量增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小题3: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面积较大、危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冬春沙尘天气频发。下列受沙尘天气危害较严重的城市是(?)
A.乌鲁木齐、呼和浩特、银川? B.成都、武汉、南京
C沈阳、天津、青岛? D.贵阳、昆明、重庆



5、综合题   ( 10 分)【环境保护】降水中的化学元素成分往往是衡量大气质量的标准之一。其中地壳元素(AI K Ca Mg )主要来源于沙尘基和扬尘,重金属(Zn Mn Ba Pb)主要来源于冶炼、燃煤和汽车尾气。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城市降水中元素浓度的季节变化统计图。阅读图文,回答下列各题。

( l )依据材料分析,图中该市降水中的化学元素浓度季节差异。 ( 4 分)
( 2 )依据所学知识.分析上题中产生季节差异的原因。( 6 分)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