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四)

时间:2019-06-26 14:15:2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左图为黄河冲积扇分布图(局部),右图为左图中洛阳北至商丘一线冲积扇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黄河冲积扇沉积颗粒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形成原因。(4分)
(2)分析A地农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及其成因,提出解决措施。(4分)
(3) 2010年10月,电子产业专业制造商富士康最大的组装生产企业在郑州落户。分析富士康选择落户郑州而不是开封的主要原因。(4分)


参考答案:
(1)自西向东颗粒逐渐减小,自西向东沉积物厚度逐渐变小。
理由是:黄河冲出山口后,流速逐渐降低,颗粒大的先沉积且沉积较多,颗粒小的后沉积且沉积较少。
(2)土地盐碱化(土地退化或土地荒漠化)?成因:旱涝灾害多发(或春温高,蒸发量大,春旱严重;夏季降水集中,易涝洼地);地下水位较高;不合理灌溉(或灌溉后不及时排水)
措施:合理灌溉;引淡淋盐(或调节和控制水盐运动,改变农业种植结构,退耕还林)
(3)郑州位于铁路交汇处,交通更便利;郑州是河南省省会城市,政策更优越,政府信息更快捷通畅(或城市基础设施等工业集聚条件更为有利;城市规模较大,劳动力充足且优质;郑州市产业基础雄厚,产业优势明显;人口众多,消费市场更广大(此处其他合理答案也可给分)


本题解析:
(1)读右图的剖面图,可以看到,冲积扇沉积颗粒物自西向东颗粒逐渐减小,沉积物厚度自西向东逐渐变小。 因为黄河冲出山口后,地形变得比较平坦,流速逐渐降低,颗粒大的先沉积且沉积较多,颗粒小的后沉积且沉积较少。所以颗粒魇沉积在西部、在下面,颗粒小的沉积在东部、在上面。
(2)土地盐碱化(土地退化或土地荒漠化) A地区位于黄河冲积扇,属于华北平原的一部分,华北地区旱涝灾害多发。春季气温高,蒸发量大,春旱严重。夏季降水集中,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地下水位较高,不合理灌溉容易导致土壤盐碱化。
对土壤盐碱化问题的解决措施,一是要合理灌溉,防止土壤盐碱化发生。二是引淡淋盐通过调节和控制水盐运动,改造盐碱化土地。三是改变农业种植结构,退耕还林。
(3)读左图,郑州位于铁路交汇处,是交通枢纽,交通比开封更便利。郑州是河南省省会城市,政策更优越,政府信息更快捷通畅,城市基础设施等工业集聚条件更为有利。郑州的城市规模较大,劳动力充足且劳动力素质较高。人口众多,消费市场更广大。郑州市产业基础雄厚,产业优势明显。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图,回答题。

小题1:划分I、II、III三大自然区的主要依据是? (? )
A.气候和地貌
B.土壤和气候
C.植被和土壤
D.地貌和植被
小题2:图中各区域,受人类影响较微弱、原始自然状态保存相对较完整的是? (? )
A.I
B.II
C.III
D.I和III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Ⅰ、Ⅱ区域的分界线为400mm年等降水量线;Ⅱ、Ⅲ区域的分界线为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脉;Ⅰ、Ⅲ区域的分界线为3000米等高线,故判断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主要依据是气候和地形地貌。
小题2:III区域表示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气候寒冷,人口稀疏,故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小,原始自然状态保存相对较完整,故C项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三大自然区的划分,难度较小,另外学生还需明确三大自然区内部差异形成的原因,如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热量为基础;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水分为基础;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的升高而发生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北回归线从西向东依次穿过的我国省级行政区是:(?)
A.广东、广西、海南、云南
B.云南、广西、广东、台湾
C.台湾、福建、广东、云南
D.云南、广西、广东、海南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牢记我国被北回归线穿过的省区,不难得出答案,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穿过的省区依次是:台湾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四省区;本题主要考查我国被北回归线穿过的省区,学生硬牢记我国各省区的地理位置,并通过结合地图来进行识记,记忆效率会更高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我国南昌、兰州、北京、乌鲁木齐四地春、夏、秋、冬四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百分比图,回答1~2题。

1、②地夏季降水比春季少,原因是②地
[? ]
A、深居内陆
B、夏季不受东南季风影响
C、夏季受副高控制
D、处于背风坡
2、在图中④地最适宜布局的工业是
[? ]
A、棉纺工业
B、钢铁工业
C、造纸工业
D、IT(软件)工业


参考答案:1、C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A.地形类型
B.人口分布
C.城市分布
D.交通线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注意要求经济因素,故主要考虑为沿线城市供气。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