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6 14:12:05
1、综合题 (10分)读右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A、B、C、D各线是我国的地理分界线,请分别注明:(4分)
A___?_。
B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
(2)C线接近我国年降水量?mm等降水量线;D线接近我国年降水量?mm等降水量线。(2分)
(3)说明下列各地理事物在图中分布的范围
(4分)
①河流无结冰现象的地区多分布在?。
②以地下水和融雪水为主的灌溉农业区主要分布在?。
③我国的湿润、半湿润区主要分布在?。
④我国的高寒牧业、河谷农业主要分布在?。
参考答案:(1)A:第一、二阶梯分界线;B:第二、三阶梯分界线;C: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D: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分界线(4分)
(2)400? 800(2分)?
(3)①D线以南?②A线与D线以北?③C线以东以南?④A线以西以南(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关于我国位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位于北半球,亚洲大陆东部
B.位于东半球,东临太平洋
C.大部分领土在北温带,兼有热带
D.北回归线穿过台、闽、粤、桂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疆域。北回归线穿过云、桂、粤、台四省。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我国地理自然分区局部图,完成22~23题。
小题1:决定甲、乙、丙、丁四大自然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是
A.土壤和水文
B.气候和地貌
C.土壤和植被
D.地形和植被
小题2: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四大区域中太阳年辐射总量丰富,且气温年较差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1:D
本题解析:小题1:由图易知甲、乙位于东部季风区,丙位于青藏高原区,丁位于西北干旱区,造成其差异主要是气候和地貌。故选B。
小题2:丙地虽太阳年辐射总量最丰富,但气温年较差小;乙地降水多,气温年较差最小;丙相对于乙太阳年辐射总量丰富,且气温年较差大(这主要是丙地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全年降水少,晴天多,太阳年辐射总量丰富)。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该图表示2010年我国四个地区三大产业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比较一致的地区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可与①②③④情况相符的地区排列依次是
A.北京、黑龙江、海南、西藏
B.北京、西藏、黑龙江、海南
C.黑龙江、海南、北京、西藏
D.海南、西藏、黑龙江、北京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通过两幅图比较,可以直接看出①地区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都是第三产业比重最大,第一产业比重最小。②地区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最低,但就业比重最高;③④地区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最高,但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最高;
小题2:注意可从选项中突破,采用排除法。西藏工业生产落后,第二产业比重不可能达55%以上,B、D错误。北京的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都应较低,与①符合;黑龙江的第三产业产值不可能在60%,排除C项;故选A项。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从图示提取有效信息,并掌握我国的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0、11题。
材料一?“腾笼换鸟”。
“长三角”地区目前正处在两种产业转移并行的关键阶段。一是国际间的产业,主要包括航天、生物、信息、医药等产业,向“长三角”区域内的沿海、沿高速公路、沿江等交通优势明显、基础产业雄厚的地区转移;二是“长三角”内部,相对发达的上海、浙东、苏南将部分产业向苏中、苏北转移,如纺织、化工、冶金、制造等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
材料二?目前苏南某市与苏北某市投资要素对比表
| 投资地区 | 招商门槛 | 土地价格 | 平均工资水平 | 环保门槛 |
| 苏南某市 | 5000万元 | 30万元左右 | 1500元左右 | 禁引污染企业 |
| 苏北某市 | <5000万元 | 2万元左右 | 500元左右 | 免征排污费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结合苏南(发达地区)与苏北(落后地区)投资要素对比表,可以看出被“逼走”的产业,生产规模小、技术含量低,污染重,而需要的劳动力多。
小题2:“腾笼换鸟”有利于苏北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耕地面积减少,也会将污染严重的企业引人苏北,加重环境污染。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