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宇宙与地球》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06-26 14:11:4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读我国城市数量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我国城市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有2.为平衡我国城市分布,应采取的对策主要是
A.受地形影响形成东多西少的特点
B.受气候影响形成南多北少的特点
C.受交通影响形成北多南少的特点
D.受经济影响形成南多北少的特点
E.大力发展东部城市,扩大辐射作用
F.大力发展中小城镇,促进城乡一体化
G.积极实施西部大开发,提高城市化水平
H.振兴东北老基地,增强大城市活力


参考答案:1. A
2. C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阅读判断能力。根据左图城市数目与经度之间的关系,城市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地区;右图是城市数目与温度带的关系,亚热带和暖温带城市数目较多。所以我国城市东多稀少,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地区。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2.本题考查区域经济发展。我国西部城市密度小,东部城市密度大,为平衡我国城市分布,应积极实施西部大开发,提高城市化水平,但也需要注意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图6为“某城市规划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关于该城市功能用地正确的是2.图中①、②、③、④点地租高低的比较
A.a为商业用地
B.b为居住用地
C.c为绿化用地
D.d为农业用地
E.③<②,④>①
F.④>③,③>①
G.①>②>④
H.①>④>②


参考答案:1. A
2. D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第17题,结合abcd在城市中的位置判断:a位于市中心,为商业用地;正确。B位于城市的边缘,靠近交通干线两侧,为工业用地;错误;c位于市中心的边缘,即靠近商业区又靠近工业区,为住宅用地;错误。D位于工业区和居民区之间,为绿化用地,能减轻工业区对居民区的环境污染。
2.第18题,城市地租水平高低分布的基本规律:距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距市中心越远,地租越低;且受交通通达度的影响,交通干线两侧地租较高。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石家庄市原不过是正定县的一个小村庄,当初京汉铁路修到正定县城,把车站向南迁了十几千米,建在了石家庄。后来又有两条铁路在此与京汉线相交,石家庄成了重要的铁路枢纽,现在,石家庄人口已超过100万,而正定县城仍不过是座3万人的小城。据此回答:
石家庄市发展成为100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A.处于华北平原,地形平坦开阔
B.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采矿业发达
C.铁路的修建和发展
D.原有的工农业基础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直接根据题干材料反映了交通线的发展对石家庄发展的影响。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试题,适宜高一基础性测试。学生只要能抓住材料信息,分析交通线的发展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即可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按照2013年公布的江西城镇化发展主要目标和战略,到“十二五”期末(2015年),全省城镇化率将达到53%以上,赣州、九江两市将进入特大城市行列。下图为城市形成与发展区位示意图,a、b、c表示城市发展过程。回答下列各题。
1.有关城市发展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2.以a过程形成的大城市,为防止资源枯竭给城市带来的不利影响,应该3.下列不符合江西城镇化发展主要目标和战略的举措是
A.城市的形成都经历了a过程
B.b过程只出现在沿海地区
C.c过程早期与商业活动关系密切
D.大城市形成过程一般是a→b→c
E.扩大城市面积,分散布局工业
F.优化产业结构,适当关停或转移污染企业
G.控制外来人口,减小就业压力
H.减少资源的开采量,提高资源的深加工能力
I.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现代服务业集聚
G.建设环鄱阳湖城市带,提高城市化水平
把九江建设成现代化港口旅游城市和长江沿岸重要工业基地
引导赣州人口和产业向浙赣(沪昆)线、鄱阳湖生态城镇群聚集


参考答案:1. C
2. D
3.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城市在a过程中经过矿产基地→加工基地→工业城市,体现了矿产资源丰富的矿业城市的发展过程,并非所有城市都经过这一过程。城市在b过程中由渡口→港埠→港口城市,只出现河流的过河点地区,并非都在沿海地区。在c过程中城市由集镇→城镇→城市的发展早期城市与商业活动密切相关。大城市的形成可能是矿业城市,也可能是港口城市,也可能是铁路枢纽城市,也可能是地区行政中心,但都不一定经过a→b→c这样的形成过程。
2.以a过程形成的大城市往往是矿业城市,资源开采殆尽就会形成资源枯竭型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具有四大共性特点:一是随着资源枯竭,产业效益下降;二是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产业萎缩,替代产业尚未形成;三是经济总量不足,地方财力薄弱;四是大量职工收入低于全国城市居民人均水平。为防止资源枯竭给城市带来的不利影响,一是采取多元发展战略,发展循环经济,跳出产业衰退循环;二是实施产业结构优化战略,确保产业政策与城市政策的统一;三是实施集约整合战略,探寻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的新途径。因而资源枯竭型城市应该减少资源的开采量,提高资源的深加工能力,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逐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此题的误区是B选项,有人认为资源枯竭型城市,会出现严重的环境污染,则适当关停或转移污染企业也是合理措施,但其忘记了资源枯竭型城市最关键的是解决资源枯竭问题。
3.按照2013年公布的江西城镇化发展主要目标和战略,到“十二五”期末(2015年),全省城镇化率将达到53%以上,赣州、九江两市将进入特大城市行列。加快工业化进程,可以促进城市化发展,促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建设环鄱阳湖城市带,可以提高城市化水平;把九江建设成现代化港口旅游城市和长江沿岸重要工业基地,也有助于实现江西城镇化发展主要目标和战略。而引导赣州人口和产业向浙赣(沪昆)线、鄱阳湖生态城镇群聚集,会使江西北部地区人口和产业过分集中,不符合到“十二五”期末(2015年),全省城镇化率将达到53%以上的要求,也就不符合实现江西城镇化发展主要目标和战略。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爬行动物繁盛的时代是
[? ]
A、元古代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