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高频考点《海洋地理》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9-06-26 14:10:5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轮廓略呈“S”形的大洋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大西洋的轮廓略呈“S”形。印度洋北部封闭,南部开敞。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读图22“我国局部海岸带经济开发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比较苏东与闽东南海岸线特征的差异及形成原因。(4分)
(2)比较上述两地海岸带不同开发利用方式的差异。(4分)
(3)从地形和气候说明淮北盐场形成的有利条件。(2分)


参考答案:
(1)苏东海岸线平直;闽东南海岸线曲折;(2分)
苏东南海岸线以河口三角洲和平原为主,属于淤泥质海岸;闽东南海岸多以山地、山峦为主,属于基岩海岸。?(4分)
(2)苏东南海岸发展滩涂水产养殖业及盐业;闽东南海岸有利于建深水港。(2分)
(3)气候条件:季风气候,降水集中,春季及秋季晴天多气温较高;
地形条件:淤泥质海岸,地形平坦,滩涂广阔,有利于引海水开辟盐场(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海岸的异同,实质考查地质地貌的相关知识,只要了解苏东和闽东南海岸的地理单元不难回答第一小题;根据不同的海岸状况发展不同的行业;同时又考察到气候的的相关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0年1月中下旬,由于持续遭遇寒潮天气侵袭,渤海沿岸出现近30年来同期最严重海冰灾害,环渤海湾40%的海面被冰层覆盖,大量船舶被困。
材料二 渤海海域海冰范围示意图(白色区域为海冰覆盖区域)

(1)简要分析这次海冰形成的原因。
(2)海冰是除风暴潮外最严重的海洋灾害,简要评述海冰的危害。
(3)为了减小海冰的危害,应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参考答案:
(1)①由于渤海湾地区相对封闭且多位于浅海区,海水交换能力和流动性较差;②渤海湾沿岸有多条河流注入,海水含盐量较低,易结冰;③自2009年11月以来,我国经历了几次寒潮天气,持续低温,导致近海水温较低。
(2)危害海洋水产养殖业、海上交通运输、海上钻井平台,破坏海洋生态。
(3)建立海冰预警预报机制和海冰灾害的应急预案,加大科研投入和相关课题的研究。


本题解析:
(1)本题考查海水温度。形成海冰重要的原因是海水温度低。渤海海区全部位于大陆架,海区较浅,距离大陆近,冬季陆地气温低;另一方面的原因是持续受寒潮影响。
(2) 海冰不仅对海洋水文状况自身,对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会直接影响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它能直接封锁港口和航道,阻断海上运输,毁坏海洋工程设施和船只。
(3)为了减小海冰的危害,应该采取的措施是提前预报和预警。海洋自然灾害防治有①加强海洋自然灾害的预报与监测。②加强沿海工程设施建设。③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与自救能力
点评:海洋灾害的种类多,危害大,如风暴潮、海啸等,平时学习应关注其形成的原因,产生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海陆分布示意图,若阴影部分为陆地,据图判断1—3题。


1、①②③④四地点海面盐度比较

[? ]


A.①>②
B.①>③
C.④>①
D.③>④
2、实际调查发现①处附近有世界性的大渔场,在此交汇的洋流是

[? ]


A.北大西洋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
B.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
C.北太平洋暖流与千岛寒流
D.北赤道暖流与加利福尼亚寒流
3、若图阴影部分表示亚欧大陆。图中④点某年冬季表层海水盐度为33%,夏季为28%。则其主要影响因素的组合正确的是
①蒸发量②寒流③河水注入④海水结冰与溶冰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参考答案:1、C
2、C
3、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某大洋表面水温图,其中P点经度120°且P点以西为陆地,据此回答1~2题

1、关于图示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此时好望角的天气特征是温和多雨
B、由波斯湾驶向日本的油轮在北印度洋海区是顺风顺水
C、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D、密西西比河正值枯水期
2、半年后,图中等温线的分布状况将是
[? ]
A、A处向南凸出
B、B处向南凸出
C、C处向北凸出
D、因为海洋热容量大,所以等温线分布状况没有变化


参考答案:1、D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