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区域可持续发展》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6-26 14:07:5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张某承包了0.5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变化如下图所示。当地1月平均气温3℃,完成1~2题。

1、张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
[? ]
A、珠江三角洲
B、太湖平原
C、华北平原
D、松嫩平原
2、导致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A、市场需求
B、生产经验
C、自然条件
D、国家政策


参考答案:1、B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农夫果园”番茄汁的原料主要来自图示的山麓河谷地区。据图回答(共13分)

(1)该地区种植番茄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B河流主要补给是?,此河流在山麓地带形成地貌名称是?。(每空1分,共3分)
(2)分析该地区的番茄质量优良的主要自然原因。(3分)
(3)A城镇分布有“农夫果园”番茄榨汁企业,分析影响该企业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4分)
(4)描述图示地区城镇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区位因素。(4分)


参考答案:
(1)降水?冰川融水(或“冰雪融水”)?冲积扇(洪积扇)(每空1分,共3分)
(2)光照强、日照时间长、夏季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3分,每小点1分,答出任意3点即可)
(3)接近原料(番茄)产地;交通较便利;土地租金低;劳动力廉价;水源丰富。(每小点1分,答出任意4点即可4分)
(4)分布特点:城镇分布在山麓地带、沿铁路线(交通线)分布、沿河谷分布。(2分)主要区 位因素: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农业发达,交通便利。(每点0.5,共2分)


本题解析:(1)结合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地处内陆,降水少,气候干旱,故水资源不足是限制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条件。该地区的河流主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山麓地带由于河流带来的泥沙沉积,而形成山麓冲积扇地貌。(2)影响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主要从气候(热量、光照、昼夜温差)、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注意与当地的实际结合。(3)影响工业生产的区位条件主要从自然条件(水源、土地)和社会经济条件(原料、市场、交通、科技、政策、劳动力等)方面分析。(4)结合图示影响城市分布的区位因素主要从地形、水源和交通等方面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的区域地理概况,并结合区位分析的一般思维,学会知识迁移,并注意分析的完整性和全面性。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下图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两地区的国际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总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1)90年代初,珠江三角洲国际直接投资比重_____________________(大于或小于)长江三角洲,目前则____________________长江三角洲。
(2)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变化情况是:长江三角洲呈____________趋势,珠江三角洲呈__________趋势。
(3)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大于;小于
(2)上升;下降
(3)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范围的逐步扩大,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基础、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都处于劣势。同时,外商投资区位的选择也由原来追求降低成本转变为扩大市场而迁往长江三角洲或国内的其他地区,故而导致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国际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呈较明显的上升趋势。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在产业升级中面临的困境表现在(?)
①产业基础差②科技实力薄弱 ③人才队伍差④南岭的阻隔,使国内的腹地范围较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发展。与长三角地区相比,珠三角受南岭阻隔,经济腹地狭小,且发展历史较短,故产业基础差,科技、人才不足,故选D项。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24分)材料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下图),范围包括黄河三角洲和莱州湾沿岸。

材料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三大产业增加值和同比增长图(下图)

(1)莱州湾冬季大雪后海面容易封冻,请说明原因。(6分)
(2)从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海面封冻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8分)
(3)据材料二信息,描述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该时段内产业的变化情况并简要说明区内外联系与协调发展的途径。(10分)


参考答案:
(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海水较浅(2分);而且有众多河流注入,海水盐度低,下雪(降水)又使盐度降低(2分);下雪和雪后,天气寒冷,气温低(2分);海湾封闭性好,海水流动性差,也易结冰(2分)。任答其中三点得6分。
(2)封冻以后冰面增大了海面的反射率,使得地面接受的太阳辐射减少,引起气温下降(3分);冰面阻断了海面的水汽蒸发,使得降水减少(3分);封冻海面由于缺乏氧气和太阳辐射,生物生产率将会大幅度降低,影响海底生物的生存质量。(2分)
(3)变化情况:三大产业均有增加;(2分),其中第三产业增幅最大(2分)第一产业增幅最小(2分);途径:资源的不均衡、不匹配和不流动性,需要进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2分);根据产业发展的不均衡性,需要进行产业的转移(2分)。


本题解析:1)海域结冰通常受海水深浅、盐度高低、气温高低以及海水的流动性等因素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海水较浅;而且有众多河流注入,海水盐度低,下雪(降水)又使盐度降低;下雪和雪后,天气寒冷,气温低;海湾封闭性好,海水流动性差,也易结冰,故莱州湾冬季大雪后海面容易封冻。
(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自然环境随之一起变化。海面封冻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表现在:封冻以后增大海面的反射率,使得地面接受的太阳辐射减少,引起气温下降;冰面阻断了海面的水汽蒸发,使得降水减少;封冻海面由于缺乏氧气和太阳辐射,生物生产率将会大幅度降低,影响海底生物的生存质量。
(3)据图表可以看出该时段内产业的变化情况:三大产业均有增加,其中第三产业增幅最大,第一产业增幅最小。要想实现区内外联系与协调发展,我们可以通过如下途径:根据资源的不均衡、不匹配和不流动性,需要进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根据产业发展的不均衡性,需要进行产业的转移。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