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6 14:05:44
1、单选题 保护热带雨林是全人类的共同义务,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参与性原则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深刻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而且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还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对于人类及人类赖以生存的全球环境来说至关重要,保护热带雨林就是保护人类生存的地球环境,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是大家的共同责任,所以说保护热带雨林是全人类的共同义务,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故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关于山西能源基地“三废”治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对于选煤厂产生的煤泥主要用于发电和供热
B.对于占地面积较大且容易自燃的煤矸石经干燥后再利用
C.对于煤矸石自燃区域进行覆盖阻氧灭火,防止对大气的污染
D.对于废水主要采用投放化学制剂然后过滤净化的办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对于选煤厂产生的煤泥主要用于发电和供热,燃烧效率低,产生严重的大气污染,A错误;煤矸石的干燥更容易自燃,B错误;对煤矸石的自燃区进行覆盖灭火,可减轻大气污染,C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2011年被称为湿地之年,既是《湿地公约》成立40周年,也是《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颁布实施10周年。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主要湿地分布图
材料二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生态湿地,也是我国十大生态功能保护区之一。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2011年12月22日,鄱阳湖自然保护区获得“中国最美湿地”奖。材料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位置示意图(图21)?
(1)关于“3S”技术在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监测中的应用,正确的是
①利用RS动态检测湖泊面积,及时把握其动态变化
②利用GPS确定已消失和现存的湖泊位置,提供参考数据
③利用GIS模拟演示湖泊消失过程,分析成因
④利用“3S”技术提高人们环保意识,减轻环境压力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根据材料一分析我国西北地区湿地少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二分析鄱阳湖湿地对湖区周边城市生态环境所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区位优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了课题“鄱阳湖湿地生物多样性研究”,请你确定资料收集的内容和途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A
(2)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高大山地对水汽的阻隔,降水少,形成了干旱半干旱区。
(3)美化环境,提高城市环境质量;调节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降解有毒物质,净化水质保证城市用水安全;增加地表水下渗,增大地下水资源总量。
(4)该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以平原地形为主,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河湖众多,水资源充足;京九、浙赣铁路干线和便利的水运条件;农业基础好,历史悠久,素有“鱼米之乡”之称;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国家政策大力扶持。
(5)内容:植物(或水生生物)、鸟类等的类型、数量;鸟类及其数量的季节变化(或年际变化)途径:观察、文献查阅、调查访谈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森林和湿地都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对环境有重要影响。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热带雨林对水圈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 )
A.调节全球气候
B.调节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C.调节全球水平衡
D.形成各种流水侵蚀地貌
小题2:湿地遭到破坏后,对当地气候的影响是:? (? )
A.气温变高,湿度变小
B.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变大,气候变干
C.气温变低,湿度变小
D.气温年较差变大,日较差变小、气候变干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雨林的全球性环境效应对水圈是的影响是影响全球水循环和水平衡。选择C项 。
小题2:本题考查湿地对气候的影响。正确的是B项。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对自然条件的适度改造和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事关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河上游区域自然条件和资源状况分布图
材料二:这里有色金属丰富,被称为我国有色金属长廊。图中A 山脉是我国内流区域和外流区域、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干旱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图中B 地区农业发达。
(1)说出甲区域河流的开发利用方向并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分析该地区成为我国有色金属长廊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针对图中水稻种植业生产,有关专家认为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结合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1)图中甲区域有多条支流注入,水量大;又位于我国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过渡区,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所以该区域河流应该建设水电站,开发水能。
(2)①该地区铜、镍等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②有色金属冶炼是高耗能工业;③廉价的水电可以提供电力保障。
(3)同意专家的观点.河套地区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蒸发旺盛,而水稻种植业生产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对当地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也易造成地下水位上升,土壤盐碱化加剧;造成黄河下游地区水资源短缺甚至于河流断流,危机河流下流生态安全。
不同意专家的观点.当地农民充分利用黄河水及地形地势的特点,发展自流灌溉;充分利用当地的光热条件发展水稻生产,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则。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