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6 14:04:00
1、单选题 在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模式中,以下做法属于农业技术措施的是()
A.打坝建库
B.平整土地
C.修基本农田
D.深耕改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打坝建库、平整土地、修基本农田三项属于工程措施,深耕改土属于农业技术措施。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材料三:广西示意图
(3)广西的地理位置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有哪些有利条件?(8分)
(4)贵广高速铁路在广西有境内哪些主要的地质、地貌障碍?(12分)
参考答案:
(3)地处华南、西南结合部(1分),处于资源丰富的西南地区与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的交通要道,(2分)也是我国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2分)西接越南,南濒北部湾,(1分)是我国面向东盟的重要门户和前沿地带。(2分)
(4)经过(云贵)高原至(两广)丘陵的交界地带,坡降(落差)大。(3分)沿途经过喀斯特地貌区,溶洞、地下暗河多。(3分)沿途跨越众多河流,需建大量桥粱(3分)。经过的区域多为崎岖的丘陵山地。起伏大,需建大量隧道。(3分)
本题解析:考查广西在区域发展和国土整治中的地位。
从图中可以看出广西地处华南、西南结合部,同时也是我国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
由于我国西南地区喀斯特地貌广布,多溶洞、地下暗河,沿途,需建大量桥粱和隧道。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辛店洼的“鱼塘—台田”生产模式是一种新颖的()
A.种植园农业
B.商品粮基地农业
C.自给农业
D.混合农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塘里养鱼,台田上种果树及粮、棉、菜、饲料等农作物,因此说它是一种新颖的混合农业。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东北林区某地的采伐迹地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方位及判断依据组合正确的是
A.东、西、南、北—地形、水源
B.北、南、西、东—热量、光照
C.南、北、东、西—土壤、水源
D.西、东、南、北—地形、光照
小题2:这种采伐方式带来的后果,不可能是
A.水旱灾害频繁
B.沙尘天气加重
C.物种减少
D.地震灾害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咸阳—潼关河段纵坡剖面示意图
(1)泾河和渭河的交汇处有一奇妙的自然景观:一河水清,另一河则水浑。成语“泾渭分明”即由此而来。请解释其形成原因。
(2)三门峡水利枢纽是新中国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也是新中国治理黄河的第一个大型工程。请运用已学知识,分析三门峡水利枢纽对黄河下游的治理发挥了哪些巨大作用。
(3)请分析三门峡水利枢纽对渭河平原造成了哪些不利影响。
参考答案:(1)形成原因:泾、渭河河流受锋面雨的推移规律影响,先后错开了雨季和汛期。(当锋面雨带北移时,渭河首先进入雨季,水浑,而泾河水清;及后泾河进入雨季,水浑,而渭河则水清。当锋面雨带南移时,泾河先进入雨季,及后渭河进入雨季)
(2)防洪、防凌和减少中游泥沙的输入、河床的进一步上升。
(3)受三门峡水库蓄水的影响,潼关水位升高,渭河水流不畅,流速缓慢,泥沙沉积,逐步变成地上河,引发洪涝灾害;同时由于河床水位升高,地下水位升高,土壤盐碱化严重。
本题解析:泾河和渭河都分布在相同的地形区,河水应差别不大,但实际上却一河清、一河浑,再看两河流域,渭河在南、泾河在北,分析原因可能与其气候区降水时间有关,雨带由南向北移动,造成两河流域流水侵蚀时间不同,从而出现一河水清,另一河则水浑现象。水库的修建有综合效益。但从图中也可看出建成后河段落差减小,流水不畅,易出现泥沙淤积、河床升高引发灾害等问题。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