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自然灾害与防治》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6-26 14:00:3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我国的雨带会随着夏季风的进退而南北移动,在夏季风比较弱的年份,我国东部地区可能产生的灾害状况是 (?)
A.南涝北旱
B.南北皆涝
C.南旱北涝
D.南北皆旱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当夏季风比较弱时,则夏季风推动的雨带移动速度较慢,则雨带较长时间停留在南方地区,而雨带影响北方地区的时间较少,故容易出现南涝北旱。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学生只要掌握雨带的移动对东部地区的旱涝灾害的具体影响情况,并能结合具体雨带的强弱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反映出的问题是
[? ]
A.水土流失严重
B.洪水频发
C.地下水位不断下降
D.海水入侵
2、造成该问题的原因是
[? ]
A.过量开采地下水
B.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C.沙尘暴盛行
D.拉尼娜现象影响
3、该问题诱发的渐发性的自然灾害是
[? ]
A.地震
B.山崩
C.塌陷
D.地面沉降


参考答案:1、C
2、A
3、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人类活动可能诱发的自然灾害,正确的是
[? ]
A、地震、海啸
B、滑坡、泥石流
C、沙尘暴、火山喷发
D、台风、洪涝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汶川地震与两大板块的挤压有关,这两大板块是指
A.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B.亚欧板块、非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
D.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板块构造学说的知识,六大板块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板块内部相对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板块生长边界处出现裂谷、海岭,板块消亡边界出现高山、海沟。汶川地震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挤压。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自然灾害灾情的大小通常以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为衡量标准,如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与环境破坏等。据此完成小题。1.自然灾害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是2.某一自然灾害的灾情指标有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绝收面积、减产面积、经济损失等。该自然灾害可能是
①干旱?②洪涝?③地震?④风暴潮3.不同的自然灾害各有其一定的受灾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4.通信系统、供电系统、交通系统等生命线工程,易受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多受________________等受灾方式的损害5.自然灾害对自然资源和环境造成的灾情相对于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灾情来说,具有
A.对人类生理、心理的损害
B.财产损失
C.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
D.停工停产、交通通信中断
E.①②
F.③④
G.①③
H.②④
I.干旱的主要受灾对象为农作物及农田
G.地震的主要受灾对象为农作物及农田
风暴潮的主要受灾对象是工程建筑
洪水的主要受灾对象是工程建筑
地震、洪涝、滑坡、泥石流、风暴潮;变形、开裂、沉陷、淤埋、泄漏
洪涝、干旱、冻害、风暴、病虫害;浸泡、缺水、冷冻、雹砸、虫食
洪涝、地震、滑坡、泥石流、台风;浸泡、淤埋、腐蚀
地震、洪水、滑坡、泥石流、风暴潮;变形、震塌、沉陷、毁坏
滞后性、隐蔽性、广泛性和深远性
超前性、显著性、广泛性和深远性
滞后性、隐蔽性、狭窄性和暂时性
滞后性、显著性、广泛性和暂时性


参考答案:1. A
2. A
3. A
4. A
5. A


本题解析:在各种受灾体中,对人类生理、心理的损害是自然灾害产生的最严重的后果。灾情指标中包括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绝收面积、减产面积等几项,主要指农作物受到的损失,其灾害应是洪涝和干旱;不同的自然灾害各有其一定的受灾体,干旱和洪涝的主要受灾体是农作物和农田,风暴潮的主要受灾体是农作物、船只以及海水养殖业等;地震的主要受灾体是房屋等工程建筑。通信系统、供电系统、交通系统等受地质灾害危害比较明显。自然灾害对自然资源和环境造成的灾情具有滞后性、隐蔽性、广泛性和深远性。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