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6 13:57:25
1、填空题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2分)
(1)图中下列各字母所在的气压带名称是:
A ;B ;
C ;D 。
(2)在气压带中,盛行上升气流的是 和 。 (填字母)。
(3)写出各风带的名称: E F
(4)属于低纬环流的是 ,属于中纬环流的是 (填数字)。
参考答案:
(1)A、极地高气压带(1分) B、副极地低气压带(1分) C、副热带高气压带 (1分) D、赤道低气压带(1分)
(2)B(2分)、D(2分)
(3)E:东北信风带 (1分) F:中纬西风带(或盛行西风带)(1分)
(4)② (1分) ①(1分)
本题解析:
(1)A位于极地地区,受热少,气流冷却下沉,形成极地高压带;B位于60°N附近,来自副热带地区的温暖的西风带和来自极地寒冷的极地东风带在此交汇形成极锋,暖气流上升而形成副极地低压带;C位于30°N附近,来自赤道的气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在此地上空形成高空西风带,导致气流下沉,从而形成副热带高压带;D位于赤道附近,受热多,气流膨胀上升,形成赤道低压带。
(2)从上面分析可知,盛行上升气流的是B和D两地。
(3)E风带位于北半球低纬度,其南北分别为赤道低压带和副热带高压带,近地面形成自30°N指向赤道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东北风,称为东北信风带;F风带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其南北分别为副热带高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近地面形成自30°N指向60°N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西南风,称为盛行西风带。
(4)图中①环流位于30°N和60°N之间,属于中纬环流,②环流位于30°N和赤道之间,属于低纬环流。
考点:气压带和风带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我国东部局部区域年降水量和等高线分布图。
材料二:
? 山东丘陵是我国著名的丘陵之一,东岳泰山是其最高峰,岱崮地貌世界闻名。沂蒙山区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山东丘陵也是我国有名的苹果产区。
(1)简述阴影所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50毫米等降水量线在山东半岛呈东北—西南走向的原因是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说明山东丘陵地区适合发展哪些经济部门。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东高西低;西部为平原,东部为低山丘陵。
(2)半岛地区距海近,受海洋影响大,降水多于同纬度内陆地区;山东半岛有丘陵和低山分布,山区东
? 南部位于夏季 风迎风坡,降水较多。
(3)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丘陵地形,发展旅游业和林果业,缓坡可修筑梯田发展种植业;注意防止生
? 态破坏(如植被破坏)和环境污染。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读“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10”( 图中,①②两地纬度相同,海陆位置相近,各箭头表示不同的辐射形式),读图回答题。
1.①地的各种辐射,以可见光为主的是2.如果②地云量增多,则A2与D2的变化表现为3.①②两地热力状况为
A.A1
B.B1
C.C1
D.D1
E.两者均增强
F.两者均减弱
G.前者减弱,后者增强
H.前者增强,后者减弱
I.A1>A2
G.B1>B2
C1<C2
D1>D2
参考答案:1. A
2. C
3.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①地的辐射A1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吸收较少,因此A1以可见光为主。
2.如果②地云量增多,则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A2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会减弱;D2为大气的逆辐射,会增强。
3.:①地海拔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比②地多,所以A1>A2。
考点:本题考查大气的热力作用过程。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大气热力作用的过程,并结合大气吸收作用、云层的反射作用和大气密度对削弱作用的影响等内容分析,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4(单位:mm),完成16~18题。
【小题1】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①农牧活动 ②距海远近
③季风风向 ④纬度位置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小题2】东北平原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的是
A.年降水量不足,缺乏灌溉水源
B.纬度偏高,低温冻害影响农作物生长
C.耕地多为旱地,人均耕地多
D.广泛分布红壤,土壤肥沃
【小题3】我国政府停止开垦小兴安岭山脉,采取封山育林的措施,主要原因是
A.伐木难度大,成本高
B.开发特色森林旅游
C.进口木材,成本低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右图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示意图,以北半球为例。读图完成题。
小题1:⑤气候类型的气候特点是( )
A.冬季温和多雨,夏季高温少雨
B.全年温和多雨
C.一年干湿两季分明
D.全年高温少雨
小题2:④气候类型的成因是( )
A.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
B.盛行西风控制下
C.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D.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⑤在30°N-40°N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
小题2:④在40°N-60°N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据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知此范围内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全年温和湿润。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特点、成因、分布规律。另外学生还需掌握气候类型与自然带的一一对应关系。
【规律方法】世界气候特点、成因、分布
类型
分布规律
分布地区
主要特点
形成原因
植被
农业生产
热带雨林气候
南北纬10°之间
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
终年高温多雨,2000mm以上
终年赤道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热带雨林
水稻种植、热带经济作物,全年可耕作
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
大陆内部和西岸
非洲、南美洲、大洋洲
终年高温,干湿两季,700-1000 mm
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热带草原
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以小麦为主,湿播旱收
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大陆内部和西岸
北非、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墨西哥等
终年高温少雨,250mm以下
副高或信风带控制
热带沙漠
绿洲农业、畜牧业
热带季风气候
北纬10°到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海南岛、吕宋岛等
终年高温,分为雨旱两季,1500-2000mm之间
季风环流控制
热带季雨林
水稻、茶叶、甘蔗、小麦,湿播旱收
亚热带季风气候
南北纬
25°--35°大陆东岸
亚洲东部、澳大利亚、南北美洲东南部均有分布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800-1500mm
季风环流控制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水田为主,水稻、甘蔗、柑橘、茶叶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地中海沿岸,除南极洲外各大洲皆有分布
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300-1000mm
夏:副高控制
冬:中纬西风控制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灌溉农业,水果蔬菜,小麦、玉米、葡萄、柑橘、无花果等
温带季风气候
35-55°N大陆东岸
亚洲东北部沿海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400-800mm
季风环流控制
温带落叶阔叶林
旱地为主,小麦、玉米、谷子、苹果、梨、甜菜等
温带大陆性气候
40-70°N,S温带大陆内部(包括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亚欧大陆、北美大陆内部
夏季高温,冬季严寒,常年干旱少雨,降水量不足500mm
深居内陆,终年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
温带草原、温带荒漠、亚寒带针叶林
畜牧业为主,灌溉农业或绿洲农业,棉花、瓜果、小麦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欧洲西部、澳大利亚南部、南北美洲西部
终年温和多雨,降水季节分配均匀,700-1000mm
终年受中纬西风控制
温带落叶阔叶林
畜牧业为主
苔原气候
70-80°N大陆
北冰洋沿岸
最热月气温<5℃,降水少
终年受极地气团控制
苔原
畜牧业为主
冰原气候
80-90°N大陆
格陵兰岛内部和南极大陆
全年酷寒,月均温均在0℃以下;降水稀少。
终年受极地气团控制
冰原
?
高原山地气候
高大的高原山地地区
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科迪勒拉山系、阿尔卑斯山脉
气候垂直分异明显
气温和干湿度岁海拔增高而变化
?
畜牧业、立体农业为主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