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6 13:13:04
1、单选题 下列四幅表示热力环流的图中,错误的是(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热的地方,空气上升,冷的地方,空气下沉”,故D正确;城市为热岛,故城市始终盛行上升气流,A错误。白天的山峰与山谷之间,谷地气温较山峰低,故谷地盛行下沉气流,山峰盛行上升气流,B正确;晚上的海陆之间,陆地气温较海洋低,故海洋盛行上升气流,陆地盛行下沉气流,故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热力环流及实例应用。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仔细读图,结合热力环流对应知识即可作答;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热力环流形成的基本原理。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下图(天气系统图),回答1、2题。?
1.下列有关图中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中的城市此时天气晴朗,被高气压控制
B.图中a地此时有大风降温天气,并可能有降水
C.图中a、b、c、d四地中,此时b地气温最高
D.图中的c地未来几天,有沙尘暴或扬沙天气
2.图中沿甲乙线所作的天气系统垂直剖面示意图正确的是
[? ]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1.B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
A.大气逆辐射
B.太阳辐射
C.地面辐射
D.大气辐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大气的热力状况。近地面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弱,而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能力强,故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12分)2014年世界杯足球赛于6月12日至7月13日在巴西圣保罗、里约热内卢、贝洛奥里藏特、巴西利亚等12座城市举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巴西地理简图
材料二 巴西东南沿海气温和降水情况
(1)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从地理学角度解释2014年巴西世界杯足球赛赛程时间定于6月12日至7月13日的原因。(6分)
(2)结合材料一,试评价巴西钢铁工业中心城市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的形成条件。(6分)
参考答案:
(1)这些地区,位于南半球的低纬度地区(2分);6月12日至7月13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南半球太阳高度小,昼短夜长,这些地区天气凉爽(2分);且此时主要受信风带控制,降水较少(2分)。 (2)有利条件:铁矿丰富;海运便利(答交通便利不给分)
不利条件:煤炭缺乏;工业中心距离铁矿产地较远(其他答案酌情给分,有利不利任答3点给6分)
本题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读图分析,这些地区位于南半球的低纬度地区,6月12日至7月13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南半球太阳高度小,昼短夜长,这些地区天气凉爽。此时主要受信风带控制,降水较少,利于比赛进行。
(2)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的铁矿资源丰富,海运便利,利于煤炭输入和产品输出,利于钢铁工业发展。但该地煤炭缺乏,工业中心距离铁矿产地较远,运输负担较大。
考点:区域气候特征及成因,区域工业发展的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面的a图示意某年不同收入国家二氧化碳人均排放量和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布情况,b图示意二氧化碳浓度与气温变化的关系,c图示意气温与海平面变化的关系。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小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小的多为经济收入高的国家
B.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的多为经济收入低的国家
C.二氧化碳浓度增高,气温升高,海平面也升高
D.二氧化碳浓度增高,气温降低,海平面也降低
【小题2】上面三图反映了当前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是 ( )。
A.臭氧层空洞
B.全球变暖
C.酸雨危害
D.冰川运动
【小题3】关于上题反映的环境问题对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江源湿地面积先增后减
B.黄河中游地区水土流失加剧
C.全球淡水资源不断增多
D.南亚各国的粮食产量不断增大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由a图可知,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的多为经济收入高的国家;由b图和c图可知,二氧化碳浓度增高,气温升高,海平面也升高。
【小题2】由图可知,大量排放二氧化碳会带来全球变暖问题。
【小题3】全球变暖会加速冰雪融化,可能导致三江源湿地面积增大,但冰雪融化以后,蒸发旺盛,湿地面积又会减小;黄河中游地区水土流失与全球变暖关系不大;全球变暖最终会导致淡水资源减少;南亚主要位于热带地区,全球变暖对其影响不大。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