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5 00:46:33
1、单选题 下表是“冬至日四地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表”。据此回答下题。
地点 | 日出时间 | 日落时间 |
① | 7:15 | 18:45 |
② | 3:00 | 17:00 |
③ | 21:00 | 76:40 |
④ | 11:20 | 0:40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表中给出日出和日落的时间,两者相减可得到昼长,由于冬至日越往北昼长越短,就可以将四地按由南向北的顺序排列。
小题2:将③地和②地的日出时间和昼长进行比较,可知③地位于②地的东北方。
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
小题3:差值越大,计算出每个地点昼夜长短的差值,再比较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问题。
小题1:在地球由D向A运动的过程中,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 )
A.吃月饼,共庆团圆
B.荡秋千,踏青插柳
C.放鞭炮,守岁迎春
D.望双星,鹊桥相会
小题2:在地球由B向C运动的过程中( )
A.北半球白昼变长,但短于夜
B.南半球白昼变长,并长于夜
C.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向北
D.公转速度变慢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的公转。
小题1:由地球公转方向和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可判断出D为春分日;A为夏至日;B为秋分日;C为冬至日。进而可判断四个选项中地球所处的位置。
小题2:由秋分日到冬至日的过程中,太阳直射南半球,并向南移动,故北半球白昼变短且短于夜;南半球白昼变长且长于夜。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是某地正午太阳高度(曲线①)与日出时间(曲线②)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1.12月22日,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2.下列四地中,与该地距离最近的是3.当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大于86.5?的时段内,下列现象最有可能存在的是
A.43.5º
B.46.5º
C.66.5º
D.90º
E.开罗
F.圣地亚哥
G.莫斯科
H.悉尼
I.地中海沿岸正值多雨季节
G.我国长江流域树叶飘零
巴西高原热带草原大片枯萎
南极外围浮冰界范围最小
参考答案:1. B
2. A
3.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1.结合图示,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达2次90°,时间为6月22日前后,则当地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结合图示6月22日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86.5°,利用公式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计算,当地的纬度为20°N,再根据公式计算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2.结合春秋分日,当地的日出时间为北京时间12时,而当地日出时间应为6时,计算当地经度为30°E,故当地的经纬度位置为30°E,20°N,故距离埃及开罗最近。
3.当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大于86.5°,即太阳直射点位于20°N以北地区,为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的冬季,故C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图4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完成8-10题。
小题1: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小题2:此后,来自乙地的气团使甲地的天气发生明显变化。造成此次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是
A.气旋
B.反气旋
C.冷锋
D.暖锋
小题3:若该日甲、乙两地同时日出,则甲地该日
A.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
B.为冬至日
C.日落时区时为18时
D.昼夜等长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图示P1等压面比P2在高空中更向下倾斜,说明近地面等压面为高压南部为高压中心,北部为低压中心,甲地南侧为高压,北侧为低压,图中甲地为北半球,受地转偏向了右偏影响,甲地近地面风向为西南风,所以B项正确。
小题2:乙地位于较高纬度,为冷气团控制;甲地纬度较低,为暖气团控制,冷气团移向暖气团,即为冷锋,冷锋会使甲地天气发生明显变化,只有C项符合。
小题3:甲、乙两地经度相同,若两地同时日出,一年中只有春分和秋分两天,这两天全球昼夜等长,6时日出18时日落。综上所述,只有D项符合。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为某日不同地点太阳高度日变化情况,且甲地位于40°N,答题。
小题1: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
A.0°
B.20°N
C.20°S
D.23°26′N
小题2:当甲乙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相等时(? )
A.北极地区出现极昼
B.甲乙两地昼长相同
C.北京市白昼逐渐增长
D.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的太阳高度分布,位于40°N的甲地正午太阳高度为70°,结合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的公式计算,该日太阳直射20°N纬线。
小题2: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60°,故该日它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相差30°,乙地可能位于10°S或50°N。根据图示乙地出现昼短夜长,故判断乙地位于南半球,即乙地的纬度是10°S。当甲、乙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相等时,太阳直射15°N纬线,则此时北半球为夏半年,北极地区出现极昼,A正确;甲地的昼长大于乙地,B错误;北京市的白昼可能变长,也可能变短,C错误;地球公转的速度可能加快,也可能减慢,D错误。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并能结合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极昼极夜现象的范围、昼夜长短分布状况等内容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