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06 00:40:57
1、综合题 读“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图”(图15)和“亚洲季风图”(图16),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15中A气压带名称为____ ,当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如图15所示位置时,亚洲季风环流为图16中____ (甲或乙)所示。
(2)当北极圈内出现极夜时,控制亚欧大陆的气压中心为 (高压或低压),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天气特点表现为 。
(3)图中季风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从商品率、生产规模和机械化水平方面说明其主要特点____ 、_ ___ 、____ 。该种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优势区位因素是 和 ___ 。
参考答案:(1) 副热带高气压带 甲
(2) (亚洲)高压 晴朗
(3)水稻种植业 商品率低、生产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低 劳动力资源丰富和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全球性大气环流。
(1)A气压带分布于北纬30°附近,故判断为副热带高压带;图示15赤道低压带的位置完全位于赤道以南地区,说明全球气压带风带向南移,则判断为北半球冬季,则亚欧大陆上因为高压,故选甲图。
(2)当北极圈内出现极夜时,为北半球冬至日,则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高压,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寒冷少雨。
(3)图示季风区为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雨热同期,适宜水稻种植,故为水稻种植业。由于人多地少,故商品率较低;以家庭经营为主,故经营规模小;主要靠人力生产,故机械化水平低。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区位是雨热同期的气候,社会经济因素是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当下图中的天气系统到达北京时,北京的天气会( )
A.气温下降、气压升高
B.气温升高,气压下降
C.气温和气压都升高
D.气温和气压都下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根据图中锋面的形态和移动方向判断,该锋为冷锋。该天气系统到达北京时,北京先是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后受冷气团控制,出现气温下降、气压升高。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常见天气系统。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该图阴影部分为沿30oN的部分区域垂直剖面图,平行四边形内为与该区域对应的6000米高空水平面某时等压线(单位:hpa)分布状况。读图回答回答问 题。
小题1:N所对应的地面上的N′,与M所对应的地面上的M′相比
A.气压高
B.气温低
C.降水少
D.光照强
小题2:影响M气压系统形成的根本因素是
A.海陆分布
B.地形地势
C.太阳高度
D.季风环流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N"与M′相比,N′海拔低,降水量多,因而气压高,气温高,光照少。
小题2:图示M处等压线分布判断为低压, 结合图示的地理位置判断,M位于青藏高原高空,青藏高原较周边地区的气压低主要是由于地势高,空气稀薄。
点评:难度一般。解题的关键是注意图示的等压线分布判断和准确的我国区域定位方法。本题还可以结合图示的的等压线分布考查该地区的大气环流和自然环境特征等。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28分)澳大利亚年降水量不足250mm的地区占35%,250~500mm的地区占33%。澳大利亚大陆年平均降水量只有470mm,仅高于南极洲。下图是澳大利亚年降水量(mm)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⑴ 描述澳大利亚大陆降水量时空分布特点。(8分)
⑵分析澳大利亚干旱地区比重大的主要原因。(12分)
⑶你是否赞成该国大力发展太阳能发电,并说明理由。(8分)
参考答案:
⑴空间分布:呈半环状分布,由北部、东部、南部向中西部递减(4分)
时间分布:西南部冬季多雨,东北部夏季多雨(4分)
⑵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的范围面积广大,降水稀少(4分);大陆东部山脉阻挡湿润气流进入内陆(2分);西部寒流经过(2分);纬度较低,气温高,蒸发旺盛 (4分)
⑶赞成(2分)。干旱地区广大,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发电清洁可再生,有利于环境保护;科技水平高,经济发达(地广人稀,利于电站建设)(6分)
反对(2分)。太阳能发电投入大,成本高、效益低;太阳能变率大,发电不稳定;发电站距离市场需求地远,输电成本高(6分)
本题解析:
(1)根据降水量图例可以看出,在空间上,澳大利亚大陆降水量呈半环状分布,由北部、东部、南部向中西部递减;根据冬雨区和夏雨区的界线可以看出,时间上,澳大利亚大陆降水量西南部冬季多雨,东北部夏季多雨,因为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澳大利大陆的亚西南部。
(2)澳大利亚干旱地区比重大的主要原因可以从大气环流、地形、洋流和纬度位置等方面分析。从大气环流上看,澳大利亚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的范围面积广大,降水稀少;从地形因素看,大陆东部山脉阻挡湿润气流进入内陆;从洋流因素看,西澳大利亚寒流经过西部;从纬度位置看,纬度较低,气温高,蒸发旺盛。
(3)本小题为开放性试题,答题时先表明自己的立场是赞成还是不赞成,然后再围绕自己的立场说明理由。赞成的理由可从太阳能资源丰富、清洁可再生和科技水平等方面说明;不赞成的理由主要从太阳能发电效益低、发电不稳定和输电成本高等角度分析说明。
考点:本题考查降水量时空分布特点、干旱的原因和能源资源的开发。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下图是由中央气象局发布的某城市2010年1月19日- 22日的天气预报。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连续4天内,影响该城市的天气系统为(? )
A.气旋
B.反气旋
C.冷锋
D.暖锋
小题2:下列为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绘制的该城市4天内天气要素变化示意图,最接近实际状况的是(?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图示中央气象局信息,说明是我国某城市,开始时是南风,后转为偏北风开始降雨,偏北风来自较高纬度,表明是冷气团主动前进,推动锋面移动,所以是冷锋降雨,冷锋过后,该地受冷气团控制,天气晴朗。C对。A、B、D错。
小题2:结合前面分析,该天气系统过境过程中,原来气温高,气压低,风力弱,过境时,气温下降,气压升高,风速增大,过境后,气温低,气压高,风速较小。所以B对。A、C错。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天气是晴间多云-阴雨-多云转晴,所以云量先增加,后减少,D错。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