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06 00:13:08
1、单选题 读下面太阳直射点周期运动示意图,回答问题。
【小题1】当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时( )
A.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B.南半球昼长夜短
C.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
D.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小题2】每逢元旦,太阳直射点位于( )
A.a段
B.b段
C.c段
D.d段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当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时,即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判断为北半球夏至日,北极圈及以内出现极昼现象,A错误;南半球昼短夜长,B错误;北回归线正午太阳直射,正午太阳高度为90°,C正确。地球公转接近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D错误。
【小题2】元旦1月1日,位于12月22日至3月21日之间,故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故位于c段。
考点: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判断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规律和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等内容,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对相互具有联系性知识内容的归纳与总结。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地球上空电离层扰动的原因是
[? ]
A.地球上火山、地震活动频繁
B.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C.太阳抛出高能带电粒子流
D.太阳耀斑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图是不同地点6月22日的日出时刻与日照时数之间的关系。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地点位于南半球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造成①地日照时数少于②地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因素
B.大气环流
C.地面起伏
D.天气状况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6月22日是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日出在6点之前,赤道6点日出,南半球日出在6点之后。读图,图中只有④在6点后日出,D对。
【小题2】图中,①地日出早,说明昼长时间长,日照时数应更多。日照时数少于②地,纬度、地形、大气环流不是主要因素。天气状况可能是主要原因。
考点: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影响日照时数的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情况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该地位于( )
A.南半球温带地区
B.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C.0°— 23°26′N之间
D.0°— 23°26′S之间
【小题2】图中A点表示的该日( )
A.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B.地球公转速度最快
C.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D.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纬度越高昼越长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显示,12月22日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全年最小值,说明位于北半球;该地一年中有两天正午太阳高度达到90°,即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的机会,因此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综合上述分析可知,该地位于0°— 23°26′N之间。
【小题2】图中A点位于太阳两次直射该地区之间,为夏至日。此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地球公转速度较慢,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太阳外部结构层次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C三层分别表示太阳大气结构的________层、________层、_______层。
(2)用图中的字母填空:太阳黑子活动发生在__________层,耀斑出现在_________层,它们的活动周期为__________年。
参考答案:
(1)日冕 色球 光球
(2)C B 11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太阳大气层外部结构及其太阳活动的有关知识。太阳外部结构分为三层,由里向外为光球层,即图中字母C,中间为色球层,即图中字母B,最外层为日冕层,即图中字母A。其中在最外层伸出长长的像舌头一样的为日饵。太阳黑子和耀斑为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其中黑子在光球层上,耀斑在色球层上。它们的活动周期均为11年。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