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05 23:49:16
1、单选题 当前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分别是图中(?)
A.① ②
B.① ③
C.② ③
D.③ 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两类国家的城市化。当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特征:水平较低,
发展速度快;发达国家城市化特征:水平高;速度慢,故判断发展中国家处于②阶段;发
达国家处于③阶段。选C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有关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产生城市热岛效应 ?②破坏河网系统
③“三废”污染河流、土壤、地下水,影响自然生态环境 ④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化过程中的影响。由于城市工业集中,排放大量废热,形成热岛效应。城市化过程中破坏河道;城市化过程中,三废污染严重,影响城市生态环境;城市化导致植被建设,故生物多样性减少,故选D项。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从1840年被迫打开国门,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的现代化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历程,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图8表示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及国内三大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的变化情况,图9是我国1980年和2004年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示意图。
小题1:读图8、9,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
小题2:在西部地带城市化进程中,有人提出了应优先发展大城市的观点,你认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小题1:城市化水平不断上升,近年来上升速度加快;东、中、西三大地带区域差异明显;城市数量增多,其中中小城市数量增加速度较快;从城市构成上看,仍以中小城市为主。
小题2:答案一:合理。理由:大城市的服务范围广,功能强;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强。答案二:不合理。理由: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开放性的试题,尤其是第2小题,学生在回答的时候只要能根据课本知识,并与西部地带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能自圆其说,合情合理就可以了。第1小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从两幅图中读取信息。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读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发展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10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发展示意图
(1)从1985年到2002年,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发展快。其城市化过程具体表现在?
?;
其城市化过程本质表现在?;
其城市化过程的动力主要是?。
(2)随着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发展,城市越来越密集,并逐步形成了城市群的规模。试分析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形成的有利区位条件。
(3)珠江三角洲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在人口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请描述他们发生了什么显著变化。
参考答案:(1)城市数目增多,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出现城市群现象;城市人口比重上升(1分);工业化。
(2)珠江三角洲平原地势较平坦;临海、水陆交通方便;濒临港澳、地处?我国南大门(1分);历史上有对外开放的传统,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扶持;港澳、欧美、日本等工业产业转移。
(3)外来人口增多;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人口老化日益严重。
本题解析:通过图像对比分析,城市数目、规模扩大,并出现集群现象,这些现象背后就是城镇人口比重的上升;而城市发展的区位条件,可以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展开,一般只分析其有利因素。外来人口增多和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普遍现象。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关于“卫生防护带”设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卫生防护带内严禁设置任何建筑
B.只能利用绿地(含种树种草)作为卫生防护带,别无选择
C.工业区与生活区之间应设立“卫生防护带”
D.卫生防护带设置的目的在于改善人们的工作环境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卫生防护带内可设施一些少数人使用的临时性建筑,A错误;卫生防护带可以是绿化带,也可以是河流、道路等隔离层,B错误。卫生防护带的设置是为了改善环境,故选C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