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城市与地理环境》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05-29 09:34:5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图为南亚某区域示意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 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从合理布局角度,适宜迁往小城市e的企业是
A.水泥厂
B.钢铁厂
C.棉纺厂
D.造船厂
小题2: 部分企业外迁到周围的郊区设厂,其对城市的影响正确的是
A.城市的空间规模缩小
B.城市中心商务功能更加凸出
C.城市空间结构更加混杂
D.城市服务功能减弱
小题3:大城市向附近小城市分散城市职能,并进行产业升级,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影响正确的是
①区域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发展?② 区域城市化推动工业化发展?
③ 城市化进程、大城市快于小城市?④ 大小城市问题都得到解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城市风向对工业布局的影响。南亚为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吹东北季风,e位于城市的东北部,所以有大气污染的工业不适合迁往e地。棉纺工业对大气的污染小。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部分企业外迁到周围的郊区设厂,能够强化城市的中心商务区功能。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3:大城市向附近小城市分散城市职能,并进行产业升级,能够带动周围小城镇的工业发展,推动城市化;使大小城市的问题都得以解决,解决大城市的环境问题,解决小城市的经济发展慢的问题。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所示目前该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
A.市中心空洞化?
B.逆城市化?
C.人口向城市迅速集聚?
D.城市人口比重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2010年6月25日,第二届全国人口计生系统科研院长研讨会在辽宁省沈阳市召开,国家人口计生委副主任江帆出席会议。结合材料及我国总人口及城乡人口变化情况图,回答题。

小题1:甲、乙两种图例分别表示我国的
A.总人口和农村人口
B.总人口和城市人口
C.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
D.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
小题2:总体来看,我国城市和乡村人口增长速度存在明显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城乡人口出生率不同
B.城乡人口死亡率不同
C.城乡之间的人口迁移
D.城乡自然增长率不同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我国农村人口多,城市人口少,总人口接近13亿。
小题2:随着城市化发展,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使城市人口猛增。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从热点问题切入,综合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和人口增长、人口移动等相关知识。解答本题还需明确我国城乡人口比例较低,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总体趋势为逐步升离,但认真分析,在某一特定历史时期,城乡人口比例变化也略徽有些差别。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 纽约曼哈顿有两个中心商务区,一是华尔街地区,白天人来人往,晚上人去楼空,成为“空心城”;另一个是以洛克菲勒为中心的商业区,白天游人如织,夜晚歌舞升平,成为“不夜城”。
据此回答1—3题。
1、“空心城”反映中心商务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 ]
A、经济活动最为繁忙
B、建筑物高大稠密
C、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
D、内部分区明显
2、与“不夜城”比较,“空心城”没有发挥中心商务区的哪一项功能?
[? ]
A、经济活动最为繁忙
B、建筑物高大稠密
C、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
D、内部分区明显
3、华尔街的“空心城”说明
[? ]
A、逆城市化现象
B、城市化水平高
C、城市化速度快
D、城市经济活动畸形发展


参考答案:1、C
2、D
3、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20分)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城镇化战略概括为十六个字,即“以工促农、以城代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随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我国出现了城乡空间重构的趋势。下图为城乡空间重构概念模式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产、生活和生态角度,说明“城乡空间重构”的内涵。(6分)
(2)分析“农田连片规模经营”对农业现代化的促进作用。(6分)
(3)从地理的角度,阐释城乡之间产业的分工与协作。(8分)


参考答案:
(1)产业发展集聚,即工业生产向城镇工业园区集中。农业生产向规模化经营集中;农民居住集中,即城镇和中心村集中;资源利用集约,环境问题集中控制处理,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6分)
(2)耕地集中连片,有利于扩大农场规模,提高机械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率;有利于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有利于实现区域专门化,提高农业竞争力。(6分)
(3)分工:农业和低端服务业主要分布在农村;工业和高端服务业主要分布于城市。
城乡协作:农村向城市提供农产品和劳动力等;城市向农村提供资金、技术、农业机械、电力等。(8分)


本题解析:
(1)读图,根据图例判断,城乡空间重构图中,工业生产向城镇工业园区集中,产业发展集聚。农业生产向规模化经营集中。在生活方面,农民居住地向城镇和中心村集中。从生态角度看,资源利用集约,环境问题集中控制处理,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2)在左图中,耕地集中连片,有利于扩大农场规模,提高机械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率。有利于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有利于实现区域专门化,获得规模效益。有利于培育良种,提高农业竞争力。
(3)城乡之间产业的分工与协作,要根据农村和城市的特点合理分配。农业生产占地面积广,农村的基础设施不如城市完善,所以在农村适宜发展农业和低端服务业。工业比农业占地少,对基础设施要求较高,所以工业和高端服务业主要分布于城市。同时,农村能够向城市提供农产品和劳动力等,城市可向农村提供资金、技术、农业机械、电力等,这就是协作。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