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29 09:11:53
1、单选题 下列地质地貌示意图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a和b
B.b和c
C.c和d
D.b和d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图示a表示河口三角洲,是流水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属于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图示b表示沙丘,是风力沉积而形成的,属于外力作用的结果;图示c表示岩层发生断裂、错位,为断层,属于内力作用而形成的;图示d表示岩层发生弯曲,为褶皱,属于内力作用而形成的。
考点:本题考查地质作用。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能根据图示的岩层变化判断地质构造,并能结合地貌特征判断内外力作用的差异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6分)读下面甲、乙两图(图12),回答下列问题。
(1)按地质构造分,甲是__________,乙是__________。
(2)从形成原因看,甲、乙两地的山地地形都是__________(流水、风力)__________(侵蚀、沉积)的结果。
(3)在甲地区建一座桥梁,宜选择a处还是b处?在乙地区开采质地坚硬的岩石作建筑材料,宜选择c处还是d处?__________________
(4)任意采伐A处陆坡上的林木可能导致(? )
A.河流B的径流量变小
B.河流B下游泥沙沉积减缓
C.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
D.旱、涝等气象灾害加重
参考答案:(6分)? (1)断层?褶皱? (2)流水?侵蚀? (3)b? c? (4)CD
本题解析:(1)地质构造类型的判断关键在于读图,甲图岩层出现断裂,且沿破裂面有明显相对位移(图中箭头所示),可判定甲为断层,乙图岩层弯曲变形但未破裂,应为褶皱。
(2)甲、乙两图的沟壑纵横都是由流水侵蚀形成的;(3)了解地质构造的规律,对于找矿、找水、工程建设等大有帮助;桥梁应避免通过断层,宜选择b处,开采坚硬的岩石宜选择c处,因为c处位于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4)A处山地森林是河流的水源林,有利于水土保持,涵养水源,应严加保护。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某地某种构造地貌的等高线分布图,等高距为500米。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区域地表岩石最有可能是
[? ]
A、变质岩
B、石灰岩
C、岩浆岩
D、砂岩
2、下列有关图示地区所在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
B、大部分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C、经济发达,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
D、交通运输以铁路运输为主
参考答案:1、C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自界中某物质循环的局部示意图,完成题。
小题1:若该图是水循环的局部示意图,其中椭圆表示海洋,则箭头②可能表示
A.地表径流
B.蒸发
C.大气降水
D.下渗
小题2:若该图是水循环的局部示意图,其中椭圆表示海洋,则下列湖泊中没有参与箭头①的是
A.洞庭湖
B.青海湖
C.鄱阳湖
D.巢湖
小题3:若该图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局部示意图,其中椭圆代表玄武岩,则①可能表示
A.岩浆侵入
B.重熔再生
C.岩浆喷出
D.固结成岩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若该图是水循环的局部示意图,其中椭圆表示海洋,箭头②来自海洋,则箭头②可能表示海洋水蒸发。
小题2:若该图是水循环的局部示意图,其中椭圆表示海洋,则图示为海陆间水循环,箭头①为地表径流,下列湖泊中没有参与箭头①的是青海湖,因为青海湖地处我国内陆,参加的是陆上内循环。
小题3:若该图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局部示意图,其中椭圆代表玄武岩,则①可能表示岩浆喷出,因为玄武岩是喷出型岩浆岩的代表岩石。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但本题并不易得分,题目信息较少,图示也非常简单,考查知识点却较为全面,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小题情景,明确各小题中箭头的含义。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的自然原因是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地带性土壤为红壤;该区域人口密集,人均耕地面积小,能源贫乏,植被破坏严重;由于该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所以形成“红色荒漠”的自然原因是流水侵蚀作用;故选项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