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点《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五)

时间:2019-05-29 09:11:5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形成河口三角洲的地质作用是?( ?) ?
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
C.搬运作用
D.沉积作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根据下面的岩层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1、2、3、4的形成由早到晚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4 3 1 2
B.3 4 1 2
C.1 2 3 4
D.3 2 1 4
【小题2】该地貌分布地区农业发展的最主要限制因素为(   )
A.热量不足
B.地表水缺乏
C.地广人稀
D.农业技术落后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该地首先形成④沉积岩;而后地壳上升侵蚀,形成③侵蚀面;再后来地壳下降形成上层的石灰岩等沉积岩;最后地壳抬升,流水等外力作用为主,形成孤峰①;流水溶蚀作用形成溶洞②。选项A正确。
【小题2】由图可知该地喀斯特地貌广布,地下溶洞、暗河较多,地表水很难存水,多汇入地下,选项B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地质构造;喀斯特地貌。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表示地壳循环模式,图中序号表示风化与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变质岩、岩装岩、沉积岩和岩浆。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有可能找到石油、天然气的岩石是

[? ]


A.①
B.②
C.④
D.⑤
2、能反映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貌成因的序号是

[? ]


A.①
B.②
C.④
D.⑥


参考答案:1、D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自然的鬼斧神工,塑造出很多独特的造型。读下列“蘑菇”图,回答各题。

【小题1】图中“蘑菇”最可能位于
A.黑龙江、吉林
B.黑龙江、台湾
C.西藏、新疆
D.内蒙古、新疆
【小题2】对于“蘑菇”形成的过程,以下解释可信的是
A.甲地冰川作用显著,冰川漂砾保护下部冰体不易消融而形成
B.甲地冰川作用显著,冰川将漂砾带至冰柱上沉积而形成
C.乙地风化作用显著,下部风化作用更强烈使岩石破碎而形成
D.乙地流水作用显著,流水侵蚀近地面岩石而形成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图可知,图中景观为冰川形成的蘑菇地貌、风力作用形成的蘑菇地貌,分别出现在冰川广布的青藏高原和风力大的西北地区,因此选C 。
【小题2】根据上题,甲地的蘑菇地貌是由于冰川作用,冰川漂砾保护下部冰体不易消融而形成的;乙地的蘑菇地貌是由于风力的差异侵蚀及岩性的差异形成的。选C。
考点:本题组考查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面各小题。

【小题1】a、b、c、d代表的地质作用分别是:(   )
A.岩浆冷却、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B.外力作用、岩浆冷却、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C.外力作用、重熔再生、变质作用、岩浆冷却
【小题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是自然界重要的物质循环,这个循环过程不能导致的结果是:(   )
A.形成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
B.改变地表的形态,塑造出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
C.实现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从而改变地表的环境
D.通过大量的输送热能来改变大气运动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图中指向可以判断,a、b、c、d代表的地质作用分别是外力作用、岩浆冷却、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小题2】岩石圈地壳物质循环的意义:形成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改变地表的形态,塑造出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实现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从而改变地表的环境。与D选项无关。
考点:地壳的物质循环。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