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29 09:11:53
1、单选题 形成河口三角洲的地质作用是?( ?) ?
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
C.搬运作用
D.沉积作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根据下面的岩层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1、2、3、4的形成由早到晚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4 3 1 2
B.3 4 1 2
C.1 2 3 4
D.3 2 1 4
【小题2】该地貌分布地区农业发展的最主要限制因素为( )
A.热量不足
B.地表水缺乏
C.地广人稀
D.农业技术落后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该地首先形成④沉积岩;而后地壳上升侵蚀,形成③侵蚀面;再后来地壳下降形成上层的石灰岩等沉积岩;最后地壳抬升,流水等外力作用为主,形成孤峰①;流水溶蚀作用形成溶洞②。选项A正确。
【小题2】由图可知该地喀斯特地貌广布,地下溶洞、暗河较多,地表水很难存水,多汇入地下,选项B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地质构造;喀斯特地貌。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表示地壳循环模式,图中序号表示风化与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变质岩、岩装岩、沉积岩和岩浆。读图回答1—2题。
[? ]
[? ]
参考答案:1、D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自然的鬼斧神工,塑造出很多独特的造型。读下列“蘑菇”图,回答各题。
【小题1】图中“蘑菇”最可能位于
A.黑龙江、吉林
B.黑龙江、台湾
C.西藏、新疆
D.内蒙古、新疆
【小题2】对于“蘑菇”形成的过程,以下解释可信的是
A.甲地冰川作用显著,冰川漂砾保护下部冰体不易消融而形成
B.甲地冰川作用显著,冰川将漂砾带至冰柱上沉积而形成
C.乙地风化作用显著,下部风化作用更强烈使岩石破碎而形成
D.乙地流水作用显著,流水侵蚀近地面岩石而形成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图可知,图中景观为冰川形成的蘑菇地貌、风力作用形成的蘑菇地貌,分别出现在冰川广布的青藏高原和风力大的西北地区,因此选C 。
【小题2】根据上题,甲地的蘑菇地貌是由于冰川作用,冰川漂砾保护下部冰体不易消融而形成的;乙地的蘑菇地貌是由于风力的差异侵蚀及岩性的差异形成的。选C。
考点:本题组考查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面各小题。
【小题1】a、b、c、d代表的地质作用分别是:( )
A.岩浆冷却、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B.外力作用、岩浆冷却、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C.外力作用、重熔再生、变质作用、岩浆冷却
【小题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是自然界重要的物质循环,这个循环过程不能导致的结果是:( )
A.形成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
B.改变地表的形态,塑造出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
C.实现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从而改变地表的环境
D.通过大量的输送热能来改变大气运动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图中指向可以判断,a、b、c、d代表的地质作用分别是外力作用、岩浆冷却、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小题2】岩石圈地壳物质循环的意义:形成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改变地表的形态,塑造出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实现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从而改变地表的环境。与D选项无关。
考点:地壳的物质循环。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