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29 09:09:06
1、单选题 该图中四幅日照图代表的日期中(斜线表示黑夜),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 (?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地球在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快,所以B图是冬至日光照图,公转速度快。选择B项。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昼夜交替示意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6分)
(1)导致“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地在B地的_______方向, D地在C地的___ __方向。
(3)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判断,这一天的日期是___月_____日,正是北半球的_____日。北极圈内有_____?现象,此时我们的家乡应该是_____季。
参考答案:(1)地球自转
(2)正北?正东
(3)6? 22?夏至?极昼?夏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晨昏线图的综合分析。(1)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转运动的结果。(1)图示AB位于同一经线上,故A点位于B点的正北方向,CD位于同一纬线上,D点位于C点的正东方向。(3)图示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故判断为北半球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北极圈内出现极昼,我国正处于夏季。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该图为某地在二分、二至日的太阳视运动图,该地的纬度为:?。
(2)根据图推算该地夏至日的日出日落时间。日出:?日落:?
参考答案:(1)40°N
(2)4:30? 19:30
本题解析:该地一年中太阳视运动轨迹方向偏南,位于北半球,根据春秋分正午太阳高度为50°,计算出当地地理纬度为40°N。根据冬至日昼长9小时,夜长为15小时,冬至时的夜长即为夏至时的昼长,正午为12点,在昼长15小时下,日出为4:30,日落为19:30。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中,小圆圈有一处为太阳直射点,两条虚线均为晨昏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F地位于E地的(?)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小题2: 此时,下列现象有可能发生的是(?)
A.澳大利亚农民正处于牧羊的忙季
B.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常遭受强台风袭击
C.鄱阳湖水补给长江
D.密西西比河进入丰水期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题目叙述,两个小圆圈有一个为直射点,则直射点的经度为135°E;两条虚线均为晨昏线,则晨昏线与赤道的两交点相差180°,EF两地之间超过180°,所以F位于E地的东北方向。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根据图中晨昏线的分布判断,越往北白昼时间越短,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20°S,为南半球的夏季,则北半球为冬季,季风区的河流处于枯水期,鄱阳湖水补给长江水。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某同学在我国某地(地处120°E)对每天的日出时间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持续观测与记录,绘成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同学的观测与记录共持续了
A.3个月
B.6个月
C.9个月
D.12个月
小题2:图中a点对应的我国节日可能是
A.端午节
B.劳动节
C.国庆节
D.元宵节
小题3:在图中b点对应的日期附近,以下各地可能会发生的现象是
A.日本春光明媚
B.北极出现极夜
C.东南亚华人欢度春节
D.我国白昼变短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冬至以前日出6时,其节气为秋分,夏至后日出6时,为秋分,所以从秋分到下一年的秋分,时间为12个月,故选D。
小题2:图中a点位于秋分以后,也就是9月23日以后,其节日应为国庆节。故选C。
小题3:b点位于春分以后,所以日可能春光明媚;而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极出现极昼;此时早已春节已过;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我国白昼变短。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