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5-29 09:09:0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图为某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此日
A.全球昼长从70°S向北递增
B.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C.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D.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小值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由图中可以看出,太阳直射点在20°N,从而推断极夜地区在70°S以南,从70°S向北昼长开始增加。根据图中信息无法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B、C错误。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最小值应该在夏至日,也就是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下图,图中阴影表示黑夜,完成下列各题。(19分)

(1)甲在乙的________方向,丙在丁的________方向。(2分)
(2)丙地位于________(东、西)半球,________(高、低、中)纬度,________(热量带)。(3分)
(3)比较甲、乙、丙、丁四地随地球自转角速度大小______________和线速度大小_______________。(2分)
(4)比较该日甲、乙、丙、丁四地日出时间早晚(地方时)?(从早到晚排列)_______________。(1分)
(5)上图为????日前后光照示意图,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________(快、慢),北京时间为??时,昼夜状况为___________________?(5分)
(6)甲点此刻为??点,此刻太阳高度为??,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____ 。(3分)
(7)丙点此刻为__________?点,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____?。乙点昼长__________?小时。?(3分)


参考答案:
(1)东南,东北
(2)东,中,北温带
(3)甲=乙=丙=丁,甲>乙>丙>丁
(4) 乙丙丁甲
(5)6,22,慢,8,昼长夜短
(6)6,0,? 66°34′
(7)10,68°26′,16


本题解析:
(1)图中显示上方是北极,甲在乙的右侧,下方所以说甲在乙的东南方向,丙在丁的上方、右侧,所以说丙在丁的东北方向。
(2)图中显示出12条经线,所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差为30°,丙地位于180°经线西侧30°,经度为150°E,属于东半球,丙地纬度为45°N,属于中纬度,北温带。
(3)地球表面除极点外各地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所以甲、乙、丙、丁四地随地球自转角速度大小关系是甲=乙=丙=丁,线速度大小关系是甲>乙>丙>丁。
(4)图中显示北极地区发生极昼现象,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所以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长,日出时间越早,所以图示这一天甲、乙、丙、丁四地日出时间从早到晚排列乙丙丁甲。
(5) 上图显示北极圈内全部为极昼现象,应为6月22日前后光照示意图,距离7月初远日点较近,所以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图中显示甲地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6:00,还可以从图中读出甲地经度为90°E(东六区),可以计算出北京时间(东八区)为8时,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北京昼长夜短。
(6)图中显示甲地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甲点此刻为6:00,此刻太阳位于地平线上,太阳高度为0,正午太阳高度为(90°-23°26′=)66°34′。
(7)图中显示甲地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6:00,丙点与甲地的经度差为60°,且位于甲地东方,所以丙地比甲地早4小时,此刻为10点,正午太阳高度为(90°-(45°-23°26′)=)68°26′,甲乙两地同在晨线上,说明两地同时日出,乙点地方时比甲地晚2小时,所以乙地的日出时间为(6-2=)4:00,所以乙地的昼长(12:00-4:00)×2=16小时。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读图1完成1—2题。

小题1: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A.昼夜长短的变化
B.四季的更替
C.运动物体偏向
D.地方时差异
小题2:图示季节内,P地?
A.盛行东北信风
B.正午太阳高度可能达全年最大值
C.当地时间6时日出
D.此日过后白昼逐日变长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1:B


本题解析:小题1:电灯代表太阳,波动地球仪代表地球自转,所以能够演示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AB属于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C选项属于地球自转产生的结果,但演示过程中没有涉及到地表运动的物体,所以也不正确。
小题1:图是季节,北极附近极夜,南极附近极昼,是北半球的冬半年。P地位于南半球中纬度地区,不可能受北半球的低纬信风影响,A错误。如果是12月22日,则B正确。日出时间会早于6点,C错误。D选项,不能判断次日过后,白昼的变化情况。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该图中ACB为晨昏线,C点(经度45°,纬度70°)位于格陵兰岛上。据此完成下面问题。
1.飞机从A地点飞往B地点,最近的航线是2.若图中A点正值日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若图中A点正值日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A点出发沿图中直线向东飞行到B点
B.从A点出发沿ADB飞到B点
C.从A点出发沿ACB飞行到B点
D.从A点先向正北飞行,过极点后转向正南
E.此时,国际标准时是9时
F.此时黄河正处于丰水期
G.此日过后堪培拉昼渐长
H.两小时后,太阳直射20°S,75°W附近
I.此时北京时间为5时
G.此日南昌的昼长较北京长
此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
此日南昌看到日出东北方


参考答案:1. C
2. D
3.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球面最短距离的走向就是大圆的劣弧。晨昏线就是球面上大圆的劣弧,所以最近的走向就是从A沿ACB到达B点。选择C项。
2.A点正值日出,AC段是晨线,70?N正好发生极夜现象,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20°S,当前45°W平分白昼,时间是12:00,二小时后75°W是12:00.所以两小时后,太阳直射20°S,75°W附近。
3.A点正值日落AC段是昏线,70?N正好发生极昼现象,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20°N。日出太阳位于东北方,日落太阳位于西北方。正确的是D项。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及地图综合运用。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以局部晨昏线图为载体考查最短航线问题及飞行方向和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解读关键是明确:1.球面最短距离的走向就是大圆的劣弧。2.A点处于日出、日落时AC段是晨线还是昏线。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题:

小题1:当地球公转由D向A运动的过程中,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
A.吃月饼,共庆团圆
B.荡秋千,踏青插柳
C.放鞭炮,守岁迎春
D.逛灯会,欢度元宵
小题2:在地球公转由B向C运动的过程中
A.北半球白昼变长,但短于夜
B.南半球白昼变长,并长于夜
C.北半球黑夜变长,但短于昼
D.南半球黑夜变长,并长于昼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位置的太阳直射点位置判断:A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判断为夏至日;C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判断为冬至日,故B表示秋分日,D表示春分日。故从D到A为春分到夏至日,应为我国的春末夏初时节;故与B选项符合。
小题2:结合上题分析,从B到C表示秋分到冬至日,故太阳直射点从赤道移动到南回归线,即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故北半球昼短夜长,且白昼逐渐变短,黑夜逐渐变长;而南半球昼长夜短,且白昼逐渐变长,黑夜逐渐变短。故选B项。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能判断公转轨道图上二分二至日位置,并结合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判断昼夜长短的状况和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