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点《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十)

时间:2019-05-29 05:35:0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6分)
(2)陕西洛川是我国苹果主产区之一,分析其优越的气候条件,并说出该区发展苹果种植业的环境效益。(4分)
(3)甲区煤炭资源丰富,指出其运往上海最经济合理的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4分)
(4)水资源短缺是京津区工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6分)


参考答案:(1)东部是华北平原,地势较平坦;中部是太行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西部是黄土高原,地表支离破碎、千沟万壑。(每点2分,共6分)
(2)气候优势:洛川产区地处黄土高原,海拔高,光照充足,利于营养物质的合成;距海较远,气候大陆性强,晴天多;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地处暖温带(中纬度),适合苹果生长。(任意两点,得2分)
环境效益: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2分)
(3)方式:铁路—海运联运。 ( 1分)
理由:甲区地处内陆;上海临海;运距较远;煤炭运输量大;对时间要求不高;
铁路-海运联运,运量较大,运费较低,适宜远距离运输大宗货物。(任意三点,3分)
(4)原因: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小且集中在夏季,水资源总量少且时间分布不均;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水资源利用率低(任三点,3分)
措施:节约用水;改进农业灌溉和工业生产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发展节水工农业(种植耐旱作物);治理水污染,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修建水库;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提高水价。产业转移和结构优化。(合理即得分,每点1分,共3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1)图示为我国的华北地区,西部为黄土高原,海拔高,千沟万壑;东部为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坦;以中部的太行山脉为界。(2)苹果种植的气候条件主要从气温、降水、温差和光照等方面分析;注意环境效益,主要从山区的水土流失和干旱地区的荒漠化治理角度分析。(3)由于铁路的运输能力有限,而煤炭资源的运量大,故合理的运输方式是先从甲地采用铁路运至沿海港口,再走海运。(4)华北地区的缺水从自然原因:降水少,地表径流总量少,且季风气候影响,降水的季节变化大;人为原因主要从用水量和污染等方面分析。采取的措施主要从开源、节流、治理水污染等角度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我国局部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图中虚线为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中线工程,试分析京津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以及该调水工程的主要优点。
(2)丙地的优势经济作物是________,该地有利于该经济作物生长的气候条件有哪些?
(3)丁地是中低产田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区,发展农业生产应该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参考答案:(1)人口稠密,人均水资源量少;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沿线基本可自流引水,运营成本低;水质好。
(2)棉花 夏季高温多雨,利于棉花的生长;秋季雨水少,利于棉花的后期生长和采摘。
(3)兴修水利;搞好农田林网建设;排灌结合,调节好土壤的水盐运动;改良作物品种等。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第(1)题,京津地区水资源短缺既有自然原因,更有人为原因;南水北调中线调水,从图中看出能够自流,且沿线地区多处于工农业相对落后地区,工农业造成的污染较少,河流水质较好。第(2)题,丙地主要位于豫北和鲁西南,经济作物以棉花为主;气候方面则可从气候特征方面分析对于棉花生产的影响。第(3)题,丁地中低产田比较集中,农业生产的主要不利因素是旱涝、盐碱和风沙。因此农业生产要注意兴修水利,改良土壤,培育优良品种等。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图并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即3R)”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继2009年12月2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2010年3月15日国务院又批复《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总体规划》,重点规划建设格尔木工业园、德令哈工业园、乌兰工业园、大柴旦工业园等四个循环经济工业园,构建以盐湖化工为核心的六大循环经济主导产业体系,形成资源、产业和产品多层面联动发展的循环型产业格局,争取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废水、废气、废渣等“零”排放或者是最少的排放。
材料二:誉为“聚宝盆”的柴达木盆地,现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57种,其中钾、镁、锂、锶、芒硝、石棉、电石级石灰岩等7种矿产储量居全国首位,许多矿产资源间的关联度极强,综合利用率高。
(1)读“柴达木盆地示意图”。图中字母A—D代表的地理事物是:

A矿产地是:___________;B矿产地是:___________;
C处是:___________山脉;D处是:___________山脉。
材料三:柴达木部分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

(2)读“柴达木部分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回答:
①在图中填出甲、乙两处的工业部门:甲.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
②示意图中反映了至少_________条循环经济产业链?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做法有哪些?
(3)该地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还应采取哪些措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绿色,发展循环经济的核心,柴达木盆地下一轮循环经济发展的另一支柱,即在能源开发方面应重点开发的绿色能源是什么?
(4)生态农业是发展的八大循环体系之一,这里发展种植业的有利和不利的自然条件分别是什么?适合种植的粮食作物是什么?


参考答案:(1)A.察尔汗;B.锡铁山 ;C.昆仑 ;D.祁连?
(2)①甲.电力工业 ;乙.建材工业。②三?提高了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效率,延长产业链;大力实施副产物的循环利用、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利用量及废气、废渣等废弃物的排放;体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及“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即3R)”的循环经济原则。
(3)荒漠化植被、草地、育林地保护与治理;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沙化土地保护和治理等。?太阳能和风能
(4)有利: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土地资源丰富);?不利:(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降水少,)气候干旱;水资源有限,(灌溉水源是制约种植业的主要因素;土地盐渍化、沙化严重)。 春小麦、青稞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分析。
(1)查地图,掌握该地区的主要地理事物。
(2)①利用图示各工业部门之间的生产协作联系,甲工业利用废热发展生产,而能为其他众多的工业部门提高原料,判断为电力工业;乙工业利用废渣发展生产,故判断为建材厂。②结合图示三大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主要从提高资源的利用、减少污染的排放、改善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分析。
(3)该地区由于地势高,降水少,故植被少,生态环境脆弱,故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从保护植被和合理用水等方面分析。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空气稀薄,故太阳辐射强,风力较大,故主要开发的绿色能源为太阳能和风能。
(4)当地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主要从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方面分析,注意有利和不利条件的区别。青藏高原的主要粮食作物为青稞和春小麦。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 青藏铁路通车标志着西藏旅游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读下列有关青藏铁路通车前后旅游业发展变化图及游客月份分配图,回答1—2题。

1、下列有关西藏自治区自然环境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太阳紫外线辐射强,日温差大
B、气候寒冷,生态环境脆弱
C、高山峡谷,冰原广布
D、水力资源、地热资源丰富
2、下列有关西藏旅游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 ]
A、1990年前旅游者很少,且基本无变化
B、地广人稀,游客承载量大
C、游客集中在4~9月(或夏半年)
D、1990年后国内旅游者数量逐年增长,且有加快增长趋势


参考答案:1、C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多哈当地时间(区时)2010年12月1日19时,北京时间为?(?)
A.12月1日14点
B.12月2日0点
C.12月1日23点
D.12月2日1点
小题2:卡塔尔虽然三面临海,但气候干燥,境内无常年性河流,被称为“无流国”,缺水特别严重。卡塔尔气候干燥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B.受赤道低压带和东北信风带的交替控制
C.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区时的计算。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一小时。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所求时区的区时=已知时区的区时±时区差(东加西减)。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比多哈东三区区时早5个小时,所以2010年12月1日19时+5小时=12月2日0点。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本题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根据图示卡塔尔位于回归线附近,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形成热带沙漠气候。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