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29 05:35:03
1、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6分)
(2)陕西洛川是我国苹果主产区之一,分析其优越的气候条件,并说出该区发展苹果种植业的环境效益。(4分)
(3)甲区煤炭资源丰富,指出其运往上海最经济合理的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4分)
(4)水资源短缺是京津区工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6分)
参考答案:(1)东部是华北平原,地势较平坦;中部是太行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西部是黄土高原,地表支离破碎、千沟万壑。(每点2分,共6分)
(2)气候优势:洛川产区地处黄土高原,海拔高,光照充足,利于营养物质的合成;距海较远,气候大陆性强,晴天多;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地处暖温带(中纬度),适合苹果生长。(任意两点,得2分)
环境效益: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2分)
(3)方式:铁路—海运联运。 ( 1分)
理由:甲区地处内陆;上海临海;运距较远;煤炭运输量大;对时间要求不高;
铁路-海运联运,运量较大,运费较低,适宜远距离运输大宗货物。(任意三点,3分)
(4)原因: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小且集中在夏季,水资源总量少且时间分布不均;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水资源利用率低(任三点,3分)
措施:节约用水;改进农业灌溉和工业生产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发展节水工农业(种植耐旱作物);治理水污染,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修建水库;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提高水价。产业转移和结构优化。(合理即得分,每点1分,共3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1)图示为我国的华北地区,西部为黄土高原,海拔高,千沟万壑;东部为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坦;以中部的太行山脉为界。(2)苹果种植的气候条件主要从气温、降水、温差和光照等方面分析;注意环境效益,主要从山区的水土流失和干旱地区的荒漠化治理角度分析。(3)由于铁路的运输能力有限,而煤炭资源的运量大,故合理的运输方式是先从甲地采用铁路运至沿海港口,再走海运。(4)华北地区的缺水从自然原因:降水少,地表径流总量少,且季风气候影响,降水的季节变化大;人为原因主要从用水量和污染等方面分析。采取的措施主要从开源、节流、治理水污染等角度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我国局部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图中虚线为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中线工程,试分析京津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以及该调水工程的主要优点。
(2)丙地的优势经济作物是________,该地有利于该经济作物生长的气候条件有哪些?
(3)丁地是中低产田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区,发展农业生产应该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参考答案:(1)人口稠密,人均水资源量少;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沿线基本可自流引水,运营成本低;水质好。
(2)棉花 夏季高温多雨,利于棉花的生长;秋季雨水少,利于棉花的后期生长和采摘。
(3)兴修水利;搞好农田林网建设;排灌结合,调节好土壤的水盐运动;改良作物品种等。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第(1)题,京津地区水资源短缺既有自然原因,更有人为原因;南水北调中线调水,从图中看出能够自流,且沿线地区多处于工农业相对落后地区,工农业造成的污染较少,河流水质较好。第(2)题,丙地主要位于豫北和鲁西南,经济作物以棉花为主;气候方面则可从气候特征方面分析对于棉花生产的影响。第(3)题,丁地中低产田比较集中,农业生产的主要不利因素是旱涝、盐碱和风沙。因此农业生产要注意兴修水利,改良土壤,培育优良品种等。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图并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即3R)”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继2009年12月2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2010年3月15日国务院又批复《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总体规划》,重点规划建设格尔木工业园、德令哈工业园、乌兰工业园、大柴旦工业园等四个循环经济工业园,构建以盐湖化工为核心的六大循环经济主导产业体系,形成资源、产业和产品多层面联动发展的循环型产业格局,争取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废水、废气、废渣等“零”排放或者是最少的排放。
材料二:誉为“聚宝盆”的柴达木盆地,现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57种,其中钾、镁、锂、锶、芒硝、石棉、电石级石灰岩等7种矿产储量居全国首位,许多矿产资源间的关联度极强,综合利用率高。
(1)读“柴达木盆地示意图”。图中字母A—D代表的地理事物是:
A矿产地是:___________;B矿产地是:___________;
C处是:___________山脉;D处是:___________山脉。
材料三:柴达木部分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
(2)读“柴达木部分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回答:
①在图中填出甲、乙两处的工业部门:甲.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
②示意图中反映了至少_________条循环经济产业链?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做法有哪些?
(3)该地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还应采取哪些措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绿色,发展循环经济的核心,柴达木盆地下一轮循环经济发展的另一支柱,即在能源开发方面应重点开发的绿色能源是什么?
(4)生态农业是发展的八大循环体系之一,这里发展种植业的有利和不利的自然条件分别是什么?适合种植的粮食作物是什么?
参考答案:(1)A.察尔汗;B.锡铁山 ;C.昆仑 ;D.祁连?
(2)①甲.电力工业 ;乙.建材工业。②三?提高了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效率,延长产业链;大力实施副产物的循环利用、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利用量及废气、废渣等废弃物的排放;体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及“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即3R)”的循环经济原则。
(3)荒漠化植被、草地、育林地保护与治理;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沙化土地保护和治理等。?太阳能和风能
(4)有利: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土地资源丰富);?不利:(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降水少,)气候干旱;水资源有限,(灌溉水源是制约种植业的主要因素;土地盐渍化、沙化严重)。 春小麦、青稞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分析。
(1)查地图,掌握该地区的主要地理事物。
(2)①利用图示各工业部门之间的生产协作联系,甲工业利用废热发展生产,而能为其他众多的工业部门提高原料,判断为电力工业;乙工业利用废渣发展生产,故判断为建材厂。②结合图示三大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主要从提高资源的利用、减少污染的排放、改善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分析。
(3)该地区由于地势高,降水少,故植被少,生态环境脆弱,故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从保护植被和合理用水等方面分析。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空气稀薄,故太阳辐射强,风力较大,故主要开发的绿色能源为太阳能和风能。
(4)当地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主要从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方面分析,注意有利和不利条件的区别。青藏高原的主要粮食作物为青稞和春小麦。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 青藏铁路通车标志着西藏旅游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读下列有关青藏铁路通车前后旅游业发展变化图及游客月份分配图,回答1—2题。
1、下列有关西藏自治区自然环境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太阳紫外线辐射强,日温差大
B、气候寒冷,生态环境脆弱
C、高山峡谷,冰原广布
D、水力资源、地热资源丰富
2、下列有关西藏旅游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 ]
A、1990年前旅游者很少,且基本无变化
B、地广人稀,游客承载量大
C、游客集中在4~9月(或夏半年)
D、1990年后国内旅游者数量逐年增长,且有加快增长趋势
参考答案:1、C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多哈当地时间(区时)2010年12月1日19时,北京时间为?(?)
A.12月1日14点
B.12月2日0点
C.12月1日23点
D.12月2日1点
小题2:卡塔尔虽然三面临海,但气候干燥,境内无常年性河流,被称为“无流国”,缺水特别严重。卡塔尔气候干燥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B.受赤道低压带和东北信风带的交替控制
C.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区时的计算。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一小时。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所求时区的区时=已知时区的区时±时区差(东加西减)。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比多哈东三区区时早5个小时,所以2010年12月1日19时+5小时=12月2日0点。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本题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根据图示卡塔尔位于回归线附近,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形成热带沙漠气候。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