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试卷《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五)

时间:2017-11-10 19:28:2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读图回答:

1.该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2.这种河流在我国的分布区应是
A.湖泊水
B.雨水
C.地下水
D.冰川融水
E.南方地区
F.北方地区
G.东北地区
H.西北地区


参考答案:1. D
2. D


本题解析:考查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河流量与温度呈正相关,所以可知该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冰川融水。
2.这种河流多分布于我国的西北地区。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据报道,2006年形成了新的一轮厄尔尼诺现象。下图为“厄尔尼诺发生时太平洋表层水温异常现象示意图。”读图回答 1-3题。
1..图中甲点为“4℃”,对其含义理解正确的是2..据图判断,“≥5℃”的海区在赤道上延伸约3..下列关于赤道附近A、B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A地降水增加,气候更加湿润?②B地气候由干燥少雨变为多雨
③A地上升气流较正常年分减弱?④B地下沉气流较正常年分增强
A.甲地海面水温为4℃
B.甲地海面水温比同纬度地区高4℃
C.甲地海面水温比海底高4℃
D.甲地海面比常年平均水温偏高4℃
E.3500km
F.4500km
G.5000km
H.5500km
I.①②
G.②③
③④
①④


参考答案:1. D
2. B
3. B


本题解析:1.从题干可知,此图中的温度值不是海域的实际水温,而是与正常水温的差值。
2.从图中可以看出“≥5℃”海区东西跨经度约40度左右,再依据赤道上经差1度对应的球面距离是111公里,可算出答案。
3.发生厄尔尼诺时,对大洋两岸的影响是改变了沃克环流,导致西岸暖水减少,上升流减弱;而东岸水温升高,上升流增强,降水增多。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图中各城市的大气最大降温高度(距地面高度),是连续三年中最强的15次冷空气影响的统计平均值。读图回答题。
1.据图反映的变化趋势,对下列各地最大降温高度的推断,正确的是2.形成图示趋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合肥小于南宁
B.株洲大于石家庄
C.辽河平原大于洞庭湖平原
D.长江三角洲小于珠江三角洲
E.获得太阳辐射多少
F.距冬季风源地远近
G.下垫面性质的差异
H.对流层厚度的不同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直接读图分析,关键是抓住图的变化趋势,图中显示城市的最大降温高度数值越大说明高度越大,在看其纬度变化会发现,整体上纬度高的地方降温高度偏大,具体地点需要具体分析。由此判断C是正确的,辽河平原在图中能代表的城市是沈阳,洞庭湖平原看以借鉴处于30°N附近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城市。
2.据材料分析最大降温高度是连续3年中最强的15次冷空气影响的平均值,再加上上题中分析的最大高度南北方向的变化趋势得出结论,主要影响因素是距冬季风源地的远近。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我国的自然灾害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是2010年四川地区高考真题,有一定难度,准确的读图和推理分析是解题的关键,并能结合我国的主要城市分布和影响冬季气温的主要因素等内容比较分析即可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正确的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热力环流。①热的地方应空气上升,冷的地方则空气下沉;错误;④白天的海洋和陆地相比,陆地升温快,则热空气上升,海洋升温慢,则冷空气下沉;错误。故选B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在板块的生长边界往往形成:

[? ]


A.海沟
B.岛弧
C.海岭
D.海岸山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