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10 18:06:46
1、单选题 下图为联合国统计的“中国人口增长率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题。
小题1:读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我国劳动人口增长与人口增长呈正相关
B.我国人口数量的最高峰与劳动力数量的最高峰出现的年份大致相同
C.在2020年前后我国劳动力人口数量达到最高峰
D.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增长率的变化主要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
小题2:人口的变化会对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现阶段,我国劳动人口增长率的下降已经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B.从长期来看,劳动人口增长率的下降将会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后劲
C.我国在现阶段就应该取消计划生育政策以提高劳动人口增长率
D.目前,由于人口增长率的持续下降,我国劳动力已经实现充分就业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人口数量的最高峰与劳动力数量的最高峰都应该是出现在各自的增长率为0的对应的时间点,结合图中的信息可知我国的人口数量的最高峰应该出现在2040年前后,而我国的劳动力数量的最高峰是出现在2011年到2015年前后,二者出现的时间差异明显,具有明显的不同步性。故选项B的说法是错误的。
从图示可知,人口增长和劳动力人口增长大致呈正相关的趋势,人口增长最高峰出现在上个世纪60年代,但劳动力人口增长最高峰出现在90年代。因此不是同步。C D说法都是正确的。故选择B。
小题2: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我国的劳动力人口增长是呈下降趋势,但由于长期以来的积累效应,我国的劳动力过剩的现象还比较明显,在短期内劳动人口增长率的下降不仅没有成为制约经济的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是正好有些相反。但从长期来看,它完全有可能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就目前来看我国还是应该维持低水平的生育状况,不能取消计划生育政策
点评:本组题主要考查考查对人口增长及人口问题的成因的分析与理解,考查考生对图表信息的获取能力。考生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把图中的人口增长的最高峰与劳动力人口增长的最高峰分别当成人口数量与劳动力数量最高峰出现的时间,造成选择错误。试题设计有一定的隐蔽性,属于中档偏难的题目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人口再生产类型决定于
[?]
A.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总数?
B.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社会生产力
C.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D.人口出生率、人口总数、社会生产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图为三个区域的人口统计图,读图完成题。
小题1:据图判断,C地区最有可能位于
A.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B.中国东部
C.拉丁美洲
D.中国西部
小题2:影响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因素有
①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②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
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 ④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
小题1: B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图可知,C的人口增长模式: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人口自然增长率。符合该人口模式的是我国的东部地区。
小题2: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低是因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口受教育水平高、医疗卫生水平高、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人口增长模式及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AB线是我国的人口地理界线,它的位置为?,反映了我国人口?的特点。
(2)图中数据表明东部地区人口分布集中,西部人口稀疏。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是?。
(3)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地区是?。
(4)北回归线从东向西穿过的省(区),与下列民族排序相同的是:
A.高山族汉族壮族傣族
B.汉族壮族傣族高山族
C.壮族傣族高山族汉族
D.傣族壮族汉族高山族
参考答案:(1)黑龙江省黑河市至云南省腾冲县一线(1分)?我国人口分布不均(1分)
(2)东部耕地多,气候优越;(1分)农业、工商业、交通业发达,城镇多,人口多(1分);
而西部多山地、高原、荒漠和草原,干旱;(1分)工商业、交通业欠发达,人口密度小(1
分)
(3)东北、西北、西南(3分)?
(4)A(1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分布。(1)我国的人口地理界线为黑河—腾冲一线,此线以东
人口稠密,以西则人口稀少;(2)影响人口分布的原因:地形、气候等自然原因;交通、城
市等社会经济条件方面分析。(3)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边疆地区;(4)北回归线自东
向西穿过:台湾、广东、广西、云南。故选A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北京的四合院建筑反映出我国地域文化具有很强的 ?
A.外向性、开放性
B.公共性、传统性
C.内向性、封闭性
D.等级性、复杂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口与地域文化。四合院建筑四周呈环绕布局,与外界的交流少,故反映其内向性和封闭性。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