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试题《区域可持续发展》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7-11-05 20:36:5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标志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的区域性发展规划,也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而制定的第一个规划,将为我省发展带来重大的历史机遇,对实现安徽崛起新跨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根据规划,皖江城市带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共59个县(市、区)。
材料二?皖江城市带示意图。
材料三? “经济活动不同环节的附加值”示意图。

(1)设立示范区,是更好地发挥皖江城市带综合优势,推动安徽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要求。皖江城市带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区位优势有哪些?(9分)
(2)产业区域转移对皖江地区经济发展有哪些积极影响?(9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发展产品制造业会存在哪些问题?皖江城市带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应注意哪些问题?(12分)


参考答案:(1)①地理位置优势,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紧邻长三角,是长三角向中西部产业转移和辐射的最佳区域;②自然资源(土地、水、矿产、旅游等)丰富,环境容量(承载力)大,环境优美:③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相对较低:④产业基础较好、基础设施逐步完善;⑤市场广阔(内需拉动);⑥交通便利(如长江黄金水道);⑦政策优惠等。(任答三点,每点3分)
(2)①提供资本、技术和国家优惠政策,实现经济跨越发展。(3分)
②推动皖江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布局合理化,促进城市发展。(3分)
③为皖江地区注入市场经济活力,可以改善就业水平和就业结构(促进劳动力就业)。(3分)
(3)发展产品制造业会存在的问题:
①制造业在整个设计、生产、销售环节中所获得的利润最低;(3分)
②制造业的发展要消耗大量资源,产生大量污染。(3分)
皖江城市带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应注意的问题(答案相似,可以加分):
①注重可持续发展,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减少资源消耗,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和协调发展。(3分)
②产业转移与技术转移相结合,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相结合。(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左图为四川盆地等高线略图,下右图是重庆市气温降水柱状图。
材料二:
? 四川盆地历史上就是农业发达、人口稠密的地区,素有“天府之国”之称。盆地平均人口密度达到400人/㎞2,属于我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材料三:
? 重庆市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城市,也是本区最大的工业中心,地处河流交汇处是早期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由于该地地形起伏,河流交错,形成了一个分散式的城市。下图是重庆略图。
(1)根据重庆的发展可以推测,其主要的中心商务区可能位于A~D中________点,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重庆市长江上游重要的钢铁基地之一,简要分析其发展钢铁工业的区位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甲地区以种植业为主,这里最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简述这类问题对当地和三峡枢纽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A;位于城市中心地区、河流交汇处,是城市早期发展的中心,交通便利
(2)附近有煤铁资源、水陆交通便利,市场需求量大。
(3)水土流失对当地-----使该地区土壤流失、肥力下降,影响当地农业生产,地表侵蚀加剧等;对三峡枢纽-----河流泥沙增多,使库区淤积加剧。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海峡西岸经济区以福建为主体,面对台湾,邻近港澳,北承沪宁杭工业区,南接珠三角工业区,西连内陆,腹地宽广,辐射范围大。
材料二
下图分别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示意图(甲),福建省全年大风天数分布示意图(乙),某区域图(丙),福建省城市、交通线的分布图(丁)。?
(1)简述丙图中水系的主要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福建省城市和交通线的分布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福建省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福建省风力分布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为了防止大风危害,可采取的生物措施是________。发挥当地资源优势,缓解供电紧张状况的主要途径有_________。
(4)分析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有利区位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中小河流众多。
(2)城市主要沿海、沿河分布,交通线沿河谷延伸。
(3)水土流失;沿海强(大)于内地;营造沿海防护林;积极开发水能、风能
(4)与港澳台邻近,是著名的侨乡,便于引进外资与先进技术;北承长江三角洲地区,南接珠三角地区,有利于两岸三地的经贸合作;交通便利,有福州、厦门等众多良港;有国家优惠政策的支持;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地价低。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1.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启动时,水源区必须优先解决的问题是2.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对受水区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有
A.河道的淤积
B.水质污染
C.地下水位的下降
D.土壤的盐碱化
E.地下水水位升高
F.生物多样性受损
G.土壤盐碱化加剧
H.长江口海水倒灌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1.东部河流的下游,水质差,污染严重。所以向北方调水首先要解决的是水质污染的问题。选择B项。
2.南水北调导致地下水位上升,集聚土壤的盐碱化。选择C项。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按常理,鸭子长得越快鸭农越赚钱。但在湖北云梦、京山等地,一些鸭农却养起了“慢生鸭”。在自然环境捕食,辅之以麦麸、玉米、谷糠和青饲料,这样养的鸭比用有添加剂的浓缩饲料喂养的晚2个多月才能出栏,但肉质好,价格高,成为更有赚头的绿色食品。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慢生鸭”饲养者在利于消费者健康前提下获取高利润的做法,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2.为了生产“绿色食品”,下列措施中合理的是
①使用有剧毒的农药防治病虫害?②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
③在面粉中添加增白剂、防腐剂?④利用作物害虫的天敌防治虫害等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公正性原则
E.①②
F.②④
G.①③
H.③④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虽然“慢生鸭”生长慢,资金循环周期长,但是,由于其天然性和绿色性,更有营养、更健康,所以声场价格高,饲养者获取高利润,这体现了公平性原则。
2.使用有剧毒的农药防治病虫害,虽然虫子被杀死了,但是会有大量的农药残留,对人类危害严重,故而AC错误;在面粉中添加增白剂、防腐剂,虽然增白效果明显,但是,这些添加剂对人体都是有害的,故而D错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可持续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