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05 20:36:52
1、综合题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标志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的区域性发展规划,也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而制定的第一个规划,将为我省发展带来重大的历史机遇,对实现安徽崛起新跨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根据规划,皖江城市带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共59个县(市、区)。
材料二?皖江城市带示意图。材料三? “经济活动不同环节的附加值”示意图。
(1)设立示范区,是更好地发挥皖江城市带综合优势,推动安徽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要求。皖江城市带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区位优势有哪些?(9分)
(2)产业区域转移对皖江地区经济发展有哪些积极影响?(9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发展产品制造业会存在哪些问题?皖江城市带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应注意哪些问题?(12分)
参考答案:(1)①地理位置优势,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紧邻长三角,是长三角向中西部产业转移和辐射的最佳区域;②自然资源(土地、水、矿产、旅游等)丰富,环境容量(承载力)大,环境优美:③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相对较低:④产业基础较好、基础设施逐步完善;⑤市场广阔(内需拉动);⑥交通便利(如长江黄金水道);⑦政策优惠等。(任答三点,每点3分)
(2)①提供资本、技术和国家优惠政策,实现经济跨越发展。(3分)
②推动皖江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布局合理化,促进城市发展。(3分)
③为皖江地区注入市场经济活力,可以改善就业水平和就业结构(促进劳动力就业)。(3分)
(3)发展产品制造业会存在的问题:
①制造业在整个设计、生产、销售环节中所获得的利润最低;(3分)
②制造业的发展要消耗大量资源,产生大量污染。(3分)
皖江城市带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应注意的问题(答案相似,可以加分):
①注重可持续发展,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减少资源消耗,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和协调发展。(3分)
②产业转移与技术转移相结合,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相结合。(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左图为四川盆地等高线略图,下右图是重庆市气温降水柱状图。材料二:
? 四川盆地历史上就是农业发达、人口稠密的地区,素有“天府之国”之称。盆地平均人口密度达到400人/㎞2,属于我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材料三:
? 重庆市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城市,也是本区最大的工业中心,地处河流交汇处是早期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由于该地地形起伏,河流交错,形成了一个分散式的城市。下图是重庆略图。(1)根据重庆的发展可以推测,其主要的中心商务区可能位于A~D中________点,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重庆市长江上游重要的钢铁基地之一,简要分析其发展钢铁工业的区位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甲地区以种植业为主,这里最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简述这类问题对当地和三峡枢纽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A;位于城市中心地区、河流交汇处,是城市早期发展的中心,交通便利
(2)附近有煤铁资源、水陆交通便利,市场需求量大。
(3)水土流失对当地-----使该地区土壤流失、肥力下降,影响当地农业生产,地表侵蚀加剧等;对三峡枢纽-----河流泥沙增多,使库区淤积加剧。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海峡西岸经济区以福建为主体,面对台湾,邻近港澳,北承沪宁杭工业区,南接珠三角工业区,西连内陆,腹地宽广,辐射范围大。
材料二
下图分别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示意图(甲),福建省全年大风天数分布示意图(乙),某区域图(丙),福建省城市、交通线的分布图(丁)。?(1)简述丙图中水系的主要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福建省城市和交通线的分布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福建省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福建省风力分布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为了防止大风危害,可采取的生物措施是________。发挥当地资源优势,缓解供电紧张状况的主要途径有_________。
(4)分析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有利区位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中小河流众多。
(2)城市主要沿海、沿河分布,交通线沿河谷延伸。
(3)水土流失;沿海强(大)于内地;营造沿海防护林;积极开发水能、风能
(4)与港澳台邻近,是著名的侨乡,便于引进外资与先进技术;北承长江三角洲地区,南接珠三角地区,有利于两岸三地的经贸合作;交通便利,有福州、厦门等众多良港;有国家优惠政策的支持;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地价低。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1.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启动时,水源区必须优先解决的问题是2.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对受水区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有
A.河道的淤积
B.水质污染
C.地下水位的下降
D.土壤的盐碱化
E.地下水水位升高
F.生物多样性受损
G.土壤盐碱化加剧
H.长江口海水倒灌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1.东部河流的下游,水质差,污染严重。所以向北方调水首先要解决的是水质污染的问题。选择B项。
2.南水北调导致地下水位上升,集聚土壤的盐碱化。选择C项。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按常理,鸭子长得越快鸭农越赚钱。但在湖北云梦、京山等地,一些鸭农却养起了“慢生鸭”。在自然环境捕食,辅之以麦麸、玉米、谷糠和青饲料,这样养的鸭比用有添加剂的浓缩饲料喂养的晚2个多月才能出栏,但肉质好,价格高,成为更有赚头的绿色食品。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慢生鸭”饲养者在利于消费者健康前提下获取高利润的做法,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2.为了生产“绿色食品”,下列措施中合理的是
①使用有剧毒的农药防治病虫害?②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
③在面粉中添加增白剂、防腐剂?④利用作物害虫的天敌防治虫害等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公正性原则
E.①②
F.②④
G.①③
H.③④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虽然“慢生鸭”生长慢,资金循环周期长,但是,由于其天然性和绿色性,更有营养、更健康,所以声场价格高,饲养者获取高利润,这体现了公平性原则。
2.使用有剧毒的农药防治病虫害,虽然虫子被杀死了,但是会有大量的农药残留,对人类危害严重,故而AC错误;在面粉中添加增白剂、防腐剂,虽然增白效果明显,但是,这些添加剂对人体都是有害的,故而D错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可持续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