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05 19:55:52
1、综合题 (7分)读“地球公转的位置”图(从地球北极上空俯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两位置代表的节气名称分别A ,B 。(2分)
(2)在A、B、C、D四位置中,地球公转线速度最快的是 (填字母)。(1分)
(3)地球由A向B运动时,在此时段内,南极附近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 (增大、减小),北半球的昼长逐渐 。(2分)
(4)甲、乙两图所示状况,地球分别处于A、B、C、D四点中的哪一点附近(填字母)?
甲图 ,乙图 。(2分)
参考答案:
(1)A冬至,B春分(2分)
(2)A(填字母)(1分)
(3)减小(增大、减小),增长(2分)
(4)甲图A,乙图D(2分)
本题解析:
(1)由公转轨道图可以判断,A为冬至日,B为春分日。
(2)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近日点,A(12月22日)离近日点最近。
(3)地球由A向B运动时,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移向赤道,南极附近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北半球的昼长逐渐增加。
(4)甲图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时间为12月22日,对应的是A点;乙图昼夜平分,时间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北京夜在变长,对应的是9月23日(D点)。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请在图中补绘A、B两点间的河流。
(2)图中D地形区名称为 ? ?,它属于?板块。
(3)简要说明该区域内、外力作用的具体表现形式。
(4)从大气的作用分析C所在高原为什么日照强烈,但气温却很低?
参考答案:(1)(2分)
(2)喜马拉雅山?印度洋(2分)
(3)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强烈挤压,地壳不断隆升;(2分)外力作用主要表现流水的侵蚀和切割作用。(2分)
(4) 该高原地势高,大气稀薄,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小,因而日照强烈;(2分)由于大气稀薄、水汽和二氧化碳含量少,大气对地面辐射吸收少,(2分)大气逆辐射较弱,大气保温效果差,(2分)导致气温低。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下列现象与图中地球运行到④处附近时基本相吻合的是?
A.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B.南半球处于冬季
C.上海逢多雨时节
D.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
小题2:当地球从②—①—③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直射南半球
B.南半球昼长夜短
C.太阳直射北半球
D.北半球昼短夜长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④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故判断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故说明地球公转接近远日点附近。
小题2:结合上题分析,①表示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表示夏至日;故③表示秋分日,②表示春分日。故从②-①-③为从春分到夏至到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始终位于北半球,故北半球昼长越短;南半球昼短夜长。
点评:知识性试题,简单题。适合高一使用,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公转图示冬至日和夏至日的太阳直射点位置来判断节气。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在同一纬度的各个地方( )
A.地方时相同
B.昼夜长短相同
C.自转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
D.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同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A项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错误;C项同一纬线上,线速度相同;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题。
小题1:.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小题2:.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小题3:.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地球的公转?②地球的自转?③黄赤交角的存在?④地方时的不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小题4:.我国浙江省的温岭县是大陆上最早迎来新年第一缕曙光的地方。该地区第一道曙光的时间可能出现在
A.5∶35
B.6∶32
C.4∶50
D.5∶43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D
小题4:B
本题解析:
小题1: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昼长夜短,昼长大于12小时,因此丁地处于南半球。
小题2:判断纬度高低的方法是不论从昼长还是从夜长看,越接近12小时,所在地点就越接近赤道,也就是纬度越低。依据此原则,四地中纬度最高的是甲地,最低的是丙地。
小题3: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是由于地球的公转及黄赤交角的存在 。
小题4:新年是元旦1月1日,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我国各地昼长应小于12小时,日出时间晚于6点,因此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