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6 22:04:53
1、单选题 下列节日中,地球公转速度最慢的是(?)
A.劳动节
B.儿童节
C.建党节
D.重阳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地球公转速度最慢在远日点,7月初,建党节离7月初最近,公转速度最慢。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地球公转速度最快在1月初(近日点),最慢在7月初(远日点)。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北京(40°N)某校一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了重新设计 (如下图),把热水器装在一个大玻璃箱中,并将支架改造成活动方式。为使热水器有最好的效果,需经常调节支架,使正午太阳光线直射集热板。在一年中,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变动幅度大约是
A.23.5°
B.47°
C.66.5°
D.90°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由于黄赤交角(地球的赤道面与黄道面的夹角,约为23.5°)的存在,从而导致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的最北端是23.5°N,最南端是23.5°S,所以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是47°,要在北京(40°N)使热水器有最好的效果,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变动幅度也应该是47°。答案是B。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该图是地球公转轨道及二分二至点示意图,该表为北京市某校学生实测正午太阳高度记录表,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日期 | 正午标杆影长 | 正午 太阳高度 | 备注 |
9月5日 | 178㎝ | 56.8° | 标杆长度 |
9月6日 | 180㎝ | 56.5° | |
9月7日 | 182㎝ | 56.2° |
参考答案:(1)1? 3?(2)大(长)? 66.5°S
(3)长?小?远?(4)D? (5)昼长夜短?昼变短,夜变长?小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1)根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②处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为夏至日,④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为冬至日;故①③表示春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2)结合上题分析,④表示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上,故南半球昼最长。南极圈内出现极昼。(3)9月5日到7日,太阳直射点不断向南移,故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变小,即日影变长。(4)地球公转速度最快,为近日点接近冬至日,故位于④附近。(5)②位置为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故北半球都昼长夜短,此日之后,太阳直射点将向南移,故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浙江省的正午太阳高度将变小。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图中的AB线表示晨昏圈的一部分,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回答:(5分)
(1)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
(2)地球上出现极昼的地区是?。
(3) 此时北京时间是?。
(4) 图示这一天,澳大利亚悉尼日出、日落的方向分别是(? )
A.东北升,西北落
B.东南升,西南落
C.正东升,正西落
D.东北升,西南落
参考答案:(5分)
(1) 20°S,110°W?由20°S 向南北两侧递减
(2) 70°S及其以南地区?
(3) 3:20?
(4) 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下图为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个城市昼夜长短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题。
小题1:四城市位于南半球的是( )
A.甲城市
B.乙城市
C.丙城市
D.丁城市
小题2:关于甲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春秋分是昼夜等长
B.一年只有一次直射
C.线速度在全球各纬度中最小
D.每天日出时刻都为当地时间6:00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题干信息,此时为12月22日,故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故南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昼短夜长,赤道上昼夜平分;且全球越往南昼越长,南极圈及以内出现极昼现象,越往北昼越短,北极圈及以内出现极夜现象。故图示丙城市昼长夜短,故判断位于南半球。
小题2:结合上题分析,甲城市昼夜平分,故判断位于赤道上,故全年昼夜等长,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地球自转线速度规律: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故甲城市线速度在全球各纬度中最大;由于终年昼夜平分,即昼长12小时,故日出时间始终为当地时间6:00,故D项正确。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学生只要能根据太阳直射点位置判断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并能抓住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基本规律等内容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