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5 14:32:11
1、单选题 图中“*”表示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0-14岁人口的比重约是
A.93%
B.23%
C.16%
D.13%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读图能力。三轴坐标图的读法,注意利用每条横坐标的原点位置来确定纵坐标,根据纵坐标来读数。图示0---14岁比重约为16%。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模式”图,回答问题1.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2.关于人口增长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环境状况改善的结果
B.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C.出生率明显降低造成的
D.两次社会大分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E.目前,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属于Ⅰ阶段
F.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Ⅱ阶段
G.目前,印度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Ⅲ阶段
H.目前,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从Ⅱ阶段向Ⅲ阶段的过渡阶段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的根本原因,故也是影响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
2.目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还较低,故人口增长模式主要处于Ⅱ阶段,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增长环境,人口增长模式处于Ⅲ阶段,而我国目前的人口增长模式主要处于由Ⅱ阶段向Ⅲ阶段的过渡阶段,这也是目前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即从Ⅱ阶段向Ⅲ阶段的过渡阶段。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和目前世界不同国家的人口增长特征。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影响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根本性因素,并能结合两类国家的经济发展等内容判断两类国家和世界的人口增长模式。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关于环境人口容量的正确叙述是
A.准确地说是指某国家或某地区目前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B.简单地说,环境人口容量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C.地球环境人口容量,即地球所能承载的合理人口容量
D.指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自然资源,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前提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表示的是可供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所能承受的人口最大负荷值。符合的是B。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的变化,对我国人口的影响是
①人口流动的数量增加?②人口数量减少?③人口素质提高?④初婚年龄提高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四海为家”是人口流动的一种体现,也是人口开放素质的一种表现,在接触不同文化的同时人口的素质也在不断的提高。
考点:主要考查了人口流动及带来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人口流动及带来的影响。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图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 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当前该城市中人口约1300万。据此完成题。1.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该城市2.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
A.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总人口减少
C.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D.人口净迁入量减少
E.美国
F.日本
G.俄罗斯
H.德国
参考答案:1. D
2. A
本题解析:1.该题主要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图中四种柱状图分别表达人口的自然增长、国内净迁移、国际净迁移和总人口增长,结合左右纵坐标,必须看清代表的是增长率,而不是数量。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总人口增长率由3%降低到1.8%,总人口增长速度减慢,排除A;总人口增长率虽然由3%降低到1.8%,但大于0,所以总人口仍然在增长,排除B;从图中可以明显的看出,人口自然增长率由约1.4%增长到约1.6%,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排除C;人口净迁移量=(国内净迁移率+国际净迁移率)×总人口(大约1300万),由图可知,20世纪80年代国际净迁移率为正,国内净迁移率为负,且国际净迁移率的绝对值大于国内净迁移率的绝对值,人口净迁移量为正,90年代,国际净迁移率为正,国内净迁移率为负,但国际净迁移率的绝对值小于国内净迁移率的绝对值,人口净迁移率为负,故选D。
2.该题主要考查世界不同国家人口的增长状况。四个选项均为发达国家,但是俄罗斯、德国和日本的自然增长率很低,接近0,甚至为负,而美国虽然也是发达国家,但人口自然增长了较高,在1%左右,甚至超过1%,该城市自然增长率较高,并且对国外移民有较大的吸引力,排除B、C、D,应是美国,选A。
【考点定位】该题组考查人口数量变化和城市化进程及其特点。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