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22 09:56:38
1、单选题 某地位于东经113°46?,北纬22°27?,该地(?)
A.一年有一次阳光直射
B.夏至日受到阳光直射
C.一年有两次阳光直射
D.春分、秋分时受阳光直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该地的纬度位置:北纬22°27?,即位于回归线之间,故判断当地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能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纬度范围,并能结合该地区的纬度位置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若阴影部分表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画出地球自转的方向。(2分)
(2)NA的经度为________;NB的经度为_________。(4分)
(3)这时北京时间为7月________日_________时。(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略
小题2:45°W? 180°
小题3:7? 11
本题解析:
小题1: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逆时针方向。
小题2:分界两个日期的分界线为0时和180°经线;顺着自转方向,经过0时所在经线日期加一天,而经过180°经线即向东跨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故判断NB为180°经线,NA为0时所在经线,计算得45°W。
小题3:结合上题分析,NA为7日0时,经度为45°W,故计算北京时间120°E的地方时,较45°W东侧165°,故时间早11个小时。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日期分界线的特征和经过两条界线的日期变化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关于地球上五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能够达到90°的地区,一定是夏季
B.热带地区的太阳高度总是大于温带地区
C.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是赤道上白昼最长的两天
D.假如地轴与黄道面相交成90°,地球上就没有极昼极夜现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五带的划分是以有无太阳直射和有无极昼极夜现象为标准,故有太阳直射的地区为热带,但不一定是夏季,A错误。夏至日时,30°N附近的温带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大于南半球热带地区,B错误。赤道上始终昼夜平分,C错误。若地轴与黄道面成90°夹角,则太阳始终直射赤道,故晨昏线始终经过极地,故全球没有极昼极夜现象,D正确。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五带分布、昼夜长短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一般规律。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图为某区域经纬网和昼夜分布示意图,虚线为日界线,阴影表示黑夜。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苏瓦与阿洛菲两地比较(?)
A.日期相同,区时阿洛菲早
B.日期苏瓦早,区时两地相同
C.日期苏瓦早,区时阿洛菲早
D.日期苏瓦晚,区时阿洛菲早
小题2:图示时刻,地球上分属两个日期的范围之比约为?(?)
A.1∶11
B.1∶5
C.1∶7
D.7∶17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1: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时间问题计算。
小题1:根据图示日界线的分布判断,苏瓦位于东十二区,故日期较阿洛菲早,但从时区分布来看,阿洛菲位于苏瓦东侧一个时区,故区时较苏瓦早,C正确。
小题2:图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位于165°E,为6点,则东十二区时间为7点,故地球上新的一天占7个时区;旧的一天占17个时区。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图为从极地上空俯视地球,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阴影部分为黑夜。据此回答题。
小题1:甲点位于乙点的(?)
A.东南方
B.西南方
C.西北方
D.东北方
小题2:下列关于图示中各点的判断,正确的是(?)
A.自转线速度甲地大于乙地
B.自转角速度甲地小于乙地
C.自转角速度丙地大于乙地
D.自转线速度乙地大于丙地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地球的自转方向为顺时针;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地球的自转方向为逆时针。从而判断出此图为以南极为中心的地球俯视图。所以甲点位于乙点的西南方。
小题2: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大约是15?每小时。地球表面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角速度都一样。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因纬度不同而有差异,变化规律是:随纬度增加而降低。乙地纬度比丙地纬度低,根据以上推出两地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乙地大于丙地 。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学生只需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变化规律即可轻松做题。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大约是15?每小时。地球表面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角速度都一样。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因纬度不同而有差异,变化规律是:随纬度增加而降低。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