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22 09:53:05
1、单选题 2009年11月23日至27日,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常务副主任郑立中率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农业部、公安部、文化部、教育部、国土资源部、海关总署、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国家旅游局等12个国家部门以及清华大学专家组成的联合调研组,对福建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情况进行专题调研。表明国务院台办和有关部门对贯彻落实国务院“若干意见”、推动海西建设高度重视,充分支持。据此回答10--11题。
10.海峡两岸经贸合作中,大陆具有的优势?(?)
①廉价劳动力?②土地价格低?③市场广阔?④先进的技术
⑤雄厚的资金
A.①③⑤?B.②④⑤?C.②③④?D.①②③
11.台湾在大陆的投资中福建比例上升较快,其突出的区位优势?(?)
A.侨乡、位置优势?B.劳动力、资源优势
C.市场、资源优势?D.侨乡、劳动力优势
参考答案:10.D? 11.A
本题解析:10.D?相对台湾而言,大陆人口众多,劳动力、土地价格廉价、市场广阔。
11.A?福建是我国侨乡之一,且与台湾只隔台湾海峡相望,具有位置优势。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图为“我国不同产业地区集中程度变化趋势统计图”(基尼系数数值越高,表明地理集中程度或专业化程度越高),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某产业一直较为分散,导致该产业分散的主要因素是(?)
A.劳动力
B.原料
C.动力
D.市场
小题2:图中另一产业从较为分散到集中分布,直接引起了我国(?)
A.产业转移
B.人口迁移
C.西气东输
D.生态恶化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形信息,黑色金属冶炼业由集中走向分析,说明由动力指向型向市场指向型转变,对原料、燃料依赖减少。
小题2:根据图形信息,由分散走向集中,说明是服装制造业,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对劳动力有一定的迁移的影响。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8分)读我国部分区域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示地区分布的世界著名地貌类型是什么?它是如何形成的?(4分)
(2)简述B地区土地利用中的不利因素。(4分)
参考答案:(1)喀斯特地貌。(1分)成因:该地区易溶蚀的石灰岩分布广泛;属于亚热带气候区,年降雨量充足,长时间的溶蚀形成大量地下溶洞。(3分)
(2)耕地面积小;土壤贫瘠;水土流失严重。(4分,两点即可)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读图分析能力。(1)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地区位于我国云贵高原,为著名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其成因主要从流水侵蚀角度分析。(2)图示B地区位于云贵高原,地形起伏大,平原面积小;且土壤贫瘠,石漠化严重,而影响农业生产。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图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回答问题1.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2.甲地楼房南北间距一般大于乙地,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海拔
B.热量
C.水分
D.土壤
E.河流流向
F.海陆位置
G.纬度位置
H.盛行风向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1.甲位于华北平原,纬度高;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纬度低。二地差异主要是热量。选择B项。
2.甲地位于华北平原,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角小,产生的影子长,为了充分利用阳光,所以楼间距拉大。选择C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黄河的“地上河”出现在?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黄土高原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