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22 09:41:07
1、单选题 该图为我国西部某区域7月均温(℃)等值线图,
小题1: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两地距海远近不同
B.甲地为盆地、乙地为高原
C.高山阻挡了水汽输送
D.两地纬度差异大
小题2:甲乙两地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A.地形光照
B.交通市场
C.水源热量
D.科技劳力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小题1: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甲位于塔里木盆地,乙位于青藏高原,故两地的气温差异主要是由于地形地势造成的。
小题2:甲地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水资源不足;乙地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寒冷,热量不足限制农业生产。
本题难度:一般
2、多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某地理要素等值线分布示意图”,且图中数值a<b<c<d<e。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甲为中心城区,则此示意图可能表示2.若该地理要素为公交车平均等待时间,则
A.降水量
B.人均土地面积
C.土地价格
D.近地面气压
E.甲位于城市中心
F.甲位于城市远郊
G.该城市公交发展不均衡
H.乙处适宜布局公交场
参考答案:1. AC
2. C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此题设计精巧,用人文地理要素参与考查等值线递变规律,是近年来考题的一个方向。此题突出考查中心城区较周围郊区的突出的地理要素,本题要求地理综合素养较高。甲为中中心城区,且图中数值a<b<c<d<e,由于城市热岛效应也是城市雨岛效应,气温高,对流旺盛,降水丰富,故甲处降水量也最大;由于中心城区寸土寸金,所以越靠近中心城区地价越高,因此甲处土地价格最高;而由于距中心城区近,人口密度大,所以甲地人均土地面积小;由于离中心城区越近气温越高,则近地面气压越低,因此甲地气压最低。
2.本题地理要素为公交车平均等待时间,联系实际,切合学生生活。公交车平均等待时间城市中心短,城市远郊长,由于甲处公交车平均等待时间较长,所以应位于城市远郊;由于该城市公交车平均等待时间长短不一,故该城市公交发展不均衡。由于乙处公交车平均等待时间较短,则公交较发达,无需设置公交场。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交通运输。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关于图中固体降水等值线说法,正确的是
A.A处等值线向南突出主要受地形影响
B.A处等值线向南弯曲主要受海陆分布的影响
C.B处等值线闭合主要受海陆分布的影响
D.B处固体降水占全年降水百分比可能是10%~20%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图示地区为欧洲西部。从等值线可以看出:A处向南突出,由经度可知是乌拉尔山,是地形影响的结果,A正确,B错;B处等值线呈现闭合状,是欧洲南部阿尔卑斯山影响,C、 D错。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长江中游某地连续六天的天气情况统计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示天气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冷锋过境
B.暖锋过境
C.气旋过境
D.反气旋过境
小题2:有关该地区这几日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日较差不断缩小
B.空气的湿度不断增大
C.7日洪水水位最高
D.7、8日大气的保温作用最强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 5-10日温度上升,经历一次降水过程,为暖锋过境,B对;冷锋过境气温会降低,A错;气旋过境不会形成明显降温,C错;反气旋为下沉气流不能形成降水,D错。
小题2:从图中可以看出气温日较差先降低再升高,A错;天气晴天-阴雨-晴天,空气的湿度先增大再减少,B错;降水转化到河流流量要有一个时间过程与积累过程,9日前后可能最大,C错;7-8日为阴雨天气,多云大气保温作用强,温差小,D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为甲、乙两地的等压线简图,箭头表示风向,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中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位于同半球
B.甲、乙两地均受高压控制
C.甲、乙两地均受低压控制
D.甲地风力大于乙地
小题2:关于图中P、Q两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均为偏南风
B.均自低纬吹向高纬
C.均自海洋吹向陆地
D.均自高压吹向低压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甲乙两地风向判读,甲地位于北半球,乙地位于南半球;根据风向都是吹向中心线附近,所以气压中心同为低压,甲乙两地均受低压控制;根据等压线的疏密判读甲处风速小于乙地。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根据风向的判读P、Q两地应该吹偏北风;P地风向由高纬吹向低纬;所以A、B选项错误。P、Q两地风向都由高气压吹向低气压,正确,因为水平气压梯度力是有高压指向低压。C选项无法确定风由陆地还是海洋出来。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考查风向的判断;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气旋。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