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中国区域差异》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7-08-22 07:42:3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稀土被誉为 “新材料之母”, 广泛应用于光学、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核工业等尖端科技领域。目前我国的稀土储量占世界的30%,却长期以来供应了国际97%的市场需求。读下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地是我国稀土矿产量最多的地区,该地的稀土开采业属于?
[?]
A.市场指向型?
B.原料指向型
C.技术指向型?
D.动力指向型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稀土储量大,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大力度进行大规模开采
B.乙地是农耕区,应注意合理灌溉,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
C.丙地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可以大力发展柑橘、苹果等经济作物
D.丁地河段径流量小,水质不好,最好大量抽取地下水使用


参考答案:1.B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图。
材料二:
? 上图中的甲国是继美国、欧盟之后的番茄产业第三大生产国和第一大出口国,甲国图示区域凭借优越的地域优势和产业政策,番茄种植和加工业近年来迅猛发展,番茄制品的产销量占全国的90%以上。
(1)说明L1河的河流特征及其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L2河段所在流域春末多融雪洪水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国图示区域种植的番茄成色好,营养丰富,品质优良,简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述甲国图示区域发展“红色产业”——番茄酱加工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国图示区域的农民常在瓜田里放砂石,简要说明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特征:为内流河;河流短小(流程短);流量小且季节变化大;有夏汛;有结冰期。原因:深居内陆;降水量小,蒸发量大;以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为主;夏季气温高,高山冰雪融水量大,山地降水多;冬季气温低。
(2)冬春季节盛行西风带来的大西洋水汽,在此受地形抬升的影响,多降水,形成深厚的积雪;春末气温回升快,积雪大量融化,形成融 雪洪水。
(3)光照充足,昼夜温差(日温差)大,有利于红色素和营养物质的形成和积累;气候干燥,空气湿度小,病虫害少,基本不用农药。
(4)①接近原料产地,利于保鲜;②国际市场需求量大;③劳动力廉价,成本低;④国家政策支持。
(5)①减少土壤中水分的蒸发;增大土壤日温差;减少大风对土壤的侵蚀。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读我国某地区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年内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区位于我国的2.下列有关该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华北地区
B.华南地区
C.青藏地区
D.西南地区
E.地带性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F.河流以冰雪融水为主
G.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一熟
H.一年中春季最干旱


参考答案:1. A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由图中气候统计数据,特别是气温,最冷月为1月左右,接近0℃,而华南与东南位于亚热地区,大于0℃,故不可能,青藏高原上低于零下20℃,更不可能,故选华北地区。
2.由上题推出的华北地区,为我国温带季风气候区,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以外流河为主,雨水补给,处于暖地区两年三熟,春季时形成春旱,最为严重。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地理华北地区。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图中右为“江南丘陵某县农村生活用能构成图”,左为“该县农村秸秆利用方式比例图”。读图,回答题。
1.该县农村这种生活用能构成状况可能带来的严重生态问题是2.经过调整,该县把作物秸秆等农副产品主要用于发展农区畜牧业,这有利于
A.土地盐碱化
B.水土流失
C.酸雨危害
D.土地沙漠化
E.改善局地气候
F.综合利用资源
G.防止水土流失
H.保护农田作物


参考答案:1. B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材料中提到该地位于江南丘陵地区,江南地区降水较多,再从图中看,农村生活用能以秸秆和薪柴为主,所以植被破坏较严重,因此易发生水土流失。
2.利用农作物的秸秆发展畜牧业,有利于形成资源节约型社会,延长产业链,增加经济收入,因此有利于综合利用资源。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此题是一种典型的扇形结构图。此类图能够明显的表示不同部分所占百分比,在分析此类试题时必须抓主流,如小题1中的生态问题,我们必须看其能源比重最大的生活用能即秸秆来分析其可能产生的生态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是水井周边景观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该地的这种生态特征最可能是哪种人类活动引起的
[? ]
A、滥采
B、滥垦
C、滥伐
D、滥牧
2、该种生态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下面哪一地区

[? ]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1、D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