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二)

时间:2017-08-09 16:11:3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德意志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的墓志铭上写道:“我的话就是上帝的话。”这一观点重要意义在于
A.完全否定了上帝的存在
B.挑战了罗马教廷的精神权威
C.彻底摧毁了天主教会的思想控制
D.推动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我的话就是上帝的话”极大的挑战了罗马教廷和教会是上帝最高权威的代表资格,确定了新教的权威性,从而马丁·路德所宣称的“信仰即可得救”成为教众信仰的权威,答案选B,A C两项说法错误, D项材料中并未体现。
点评:西欧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是由马丁·路德揭开的,但把宗教改革运动推进高潮阶段的却是加尔文的宗教改革。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的主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思想的核心是“因信称义”;② 人人在上帝与《圣经》面前都是平等的,信仰的惟一依据是《圣经》;③减少教堂和修道院,简化宗教仪式;④俗权高于教权,并最终支配教权;⑤建立本民族教会。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马丁?路德说:“男人必须要娶一个女人,女人必须要嫁一个男人,这是自然的事……将婚姻作为圣事不仅毫无《圣经》上的依据,而且正是这种赞扬婚姻的教义把婚姻变成一场闹剧。”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
[?]
A.倡导男女平等?
B.否定宗教信仰
C.宣扬《圣经》精神?
D.否定教皇地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张跃发主编的《近代文明史》中有这样表述:到16世纪末,它的审美感堕落为^色 情刺激,追求外表美的恶本性转化为轻薄与媚俗。崇尚古风的热情被歪曲为新的异教信仰。总之,它在追求个人幸福的同时,忽视了伦理道德对自己和对别人的应有约束。他评价的事件是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
D.明清进步思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依据材料中“到16世纪末…它在追求个人幸福的同时,忽视了伦理道德对自己和对别人的应有约束”,依据所学知识,14——17世纪的文艺复兴倡导人们追求现世的幸福和自由,然而过分强调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则带来了社会秩序的混乱和道德的缺少。故选A。B项与材料内容不符;C、D两项与材料时间不符。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图是1490年米开朗琪罗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创作的大理石群雕像《哀悼基督》。作品取材于圣经故事:耶稣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圣母玛利亚抱着死去的儿子无比悲痛。这件作品的人文主义精神体现在?(?)?

A.歌颂真实、自然的人性
B.刻画耶稣的英雄形象
C.宣扬罗马教皇的精神权威
D.倡导灵魂得救的观念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和中世纪所谓“圣像图”绘画有着明显的区别。文艺复兴主张人性,重视人的价值,这在绘画方面的体现就是歌颂真实自然的人性。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主张的主要意义在于
A.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
B.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C.代表了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D.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题中的这一命题主要意义是指对人类意识发展的指导作用,即C项。A项是苏格拉底的贡献;B项是进一步解释这一命题的含义,不属指导作用范畴;D项指文艺复兴。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