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9 16:07:03
1、判断题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请回答:
(1)图一反映了我国商业在战国时期的什么发展状况?(2)
(2)图二反映了我国货币在北宋时期出现了什么新特点?概括指出这一特点产生的原因?(8分)
(3)图三反映了明清时期景德镇的瓷器生产情况,试简要分析其特点?(4分)
(4)图一、图二反映了我国货币的什么发展趋势?这种发展趋势与图三反映的生产方式有什么内在联系?(6分)
参考答案:
(1)货币不统一。(2分)
(2)金属货币开始向纸币转化。北宋时,商业空前繁荣,贸易更加频繁,贸易量扩大,所需货币较大,为了便于携带交换所以出现了纸币。(8分)
(3)景德镇的制瓷业通过手工工场进行生产,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4分)
(4)由不统一走向统一由金属货币逐渐向纸币演变。纸币的产生与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从而促进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和缓慢发展。(6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图片材料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1)根据图一提取信息:战国时期,诸侯国有自己的货币,各国货币不统一。
(2)图二北宋时期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第二小问联系北宋时期商业发展的史实分析纸币产生的原因。
(3)图三反映了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景德镇的瓷器工场已经使用雇佣劳动力进行生产。但受到封建制度和重农抑商政策的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4)从材料所提供的几幅图片进行分析,既要注意图片的内容,又要注意文字说明,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幅图片之间的关系。图一到图二反映了货币的发展和统一;而货币的发展和统一又推动了商品经济的繁荣,导致图三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出现。
点评: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使用货币的历史长达五千年之久。中国古代货币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先后经历了五次重大的演变:
1、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
2、由杂乱形状向统一形状的演变。
3、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
4、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
5、金属货币向纸币“交子”的演变。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列各项史料中,能够反映南宋都城临安面貌的是
[? ]
A.(崇仁坊北街)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
B.有大市,自余(其余)小市十余所。大市备置官司,税敛既重,时甚苦之。
C.酒楼歌馆,直至四鼓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D.郭(廓)城绕宫城南,悉筑为坊,坊开巷。坊大者容四五百家,小者六七十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唐朝的对外关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况。出现这种盛况的最根本的原因是
A.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B.政治制度领先于世界各国
C.开辟了发达的水陆交通路线
D.统治者以开明的态度吸纳世界先进文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根本原因是在所有的原因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决定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以及影响对外关系的因素应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这包括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各方面,其中经济因素起决定作用。可见唐朝的对外关系呈现出前所未有盛况的根本原因应选择A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清初《扬州竹枝词》中写道:“乡音歙语兼秦语,不问人名但问旗。半是新城半旧城,旧城寥落少人行。移来埂子中间住,北贾南商近识名。”材料中反映的经济现象有
①商业繁荣?②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③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④农村集市出现
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依据材料关键信息“移来埂子中间住,北贾南商近识名”可以看出,清初扬州商业繁荣,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因此①③正确,②④结论无法从题干材料信息中得出,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是雇佣关系的出现。
点评:此题从集市的数量变化考查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难度为中等,考查提炼多点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清商品经济得到明显发展。主要表现有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白银成为主要流通的货币,出现了工商业市镇,也出现了区域性的商人群体。明代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但是需要把握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标志。这些相关的知识点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汉朝“丝绸之路”的开辟,说明秦汉时期中国已经开始走向世界。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史实还有(?)
①与东南亚和南亚各国开展友好交流②大秦王安敦遣使来华③开始直接与欧洲、非洲和西亚国家开展贸易往来④铸铁术、井渠法、缫丝技术的西传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中国与非洲直接交往是在南宋时期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