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7-08-09 16:05:1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恩格斯说“……他用这本书来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会权威挑战,从此自然科学便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引文中的“他”和“这本书”是指?
[? ]
A.但丁与《神曲》
B.孟德斯鸠与《论法的精神》
C.哥白尼与《天体运行论》
D.达尔文与《生物进化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马丁·路德提出只要信仰上帝灵魂便可得救的主张,实际上是
A.反对罗马教廷的权威
B.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C.反对《圣经》的权威
D.反对封建等级制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宗教改革。在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下,人们对教会精神禁锢和腐败的批评日益激烈,要求改革教会的愿望渐趋强烈。1517年,马丁·路德在德意志进行宗教改革,提出只要信仰上帝即可得救,人人都可以直接阅读《圣经》,不必经过教皇和教会。分析选项,A项符合题意,故应选A。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历史班的一堂关于启蒙运动的综合探究课中,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的观点:
①启蒙思想用理性之光照亮了欧洲近代社会发展的道路
②18世纪中叶启蒙运动进入高潮
③启蒙运动的“自由”“平等”等要求,实质上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④批判锋芒直指封建专制制度及宗教思想体系
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文艺复兴最主要的历史作用是
[? ]
A、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B、促进了科学事业的发展
C、打破了封建思想的束缚?
D、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2分)纵观中国近代史,其实是中国人不断学习西方,走向世界,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就是中国的近代化历程。循着中国近代历史的轨迹,我们可以看到近代中国寻求救国真理的途程之艰辛、实现近代化的历程之坎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基本上承袭此概念,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的古典时期曾高度繁荣,而到中世纪时却衰败湮灭,直到此时才获‘再生’与‘复兴’,因此得名。但此时的文化并非古典文化的简单恢复,而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方面反封建斗争的反映,故此名称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地表达出来。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
材料二?
?
孟德斯鸠学说图解
材料三?康梁之徒,欲以最短期内铲除千余年之积弊,俾中国欲为强国。梁启超述其师?语曰:“守旧不可,必当变法;缓变不可,必当速变;小变不可,必当大变。”其视事也,若此之易,实无政治上之经验。……而康梁诸人不知环境之阻力,偏于理想,多招忌妒,终则一无所成,其人固无经验之书生也。
——陈恭禄《中国近代史》(1935年商务印书馆)
材料四? 1916年《新青年》载:“袁世凯之废共和复帝制,乃恶果非恶因,乃枝叶之罪恶.非根本之罪恶。若夫别尊卑,重阶级,主张人治,反对民权之思想之学说,实为制造帝王之根本恶因。吾国思想界不将此根本恶因铲除净尽,则有因必有果,无数废共和复帝制之袁世凯,当然接踵应运而生,毫不足怪。”?
——丁守和《中国近代启蒙思想》
请回答:
⑴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及原因。(4分)
⑵材料二反映了孟德斯鸠的哪一学说?这一学说的重要历史意义是什么?(2分)
⑶材料三中“康梁之徒”的政治主张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⑷据材料四指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直接原因。这场反封建斗争有何特点?这次向西方学习与以前的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


参考答案:⑴、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反对封建宗教神学。(1分)
原因:基督教会垄断文化;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古希腊罗马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3分)
⑵、三权分立;(1分)在反对封建专制方面有重大意义(或答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亦可)。(1分)
⑶、主张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1分)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形成了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潮流,促进了人民的觉醒。(1分)
⑷、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在思想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1分)特点:这场运动把矛头指向传统的儒家思想(或封建思想);(1分)与以前向西方学习相比,已经由技术、制度层面深入到思想文化的层面。(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