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9 16:01:07
1、判断题 大卫科兹写道:“我们已经看到,早在1987年某些党国精英就把自己变成资本家了,到1989年,这一现象已是遍地开花了。不是因为国家社会主义体制终结,党国精英才抛弃旧体制。真正的事实与之相反:是由于党国精英抛弃了旧体制,旧体制才终结。”由此可见苏联解体的原因是?
A.政治民主化的推行
B.社会阶层的逐渐分化
C.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D.社会主义观念的扭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材料指出:“早在1987年某些党国精英就把自己变成资本家了,到1989年,这一现象已是遍地开花了”、“是由于党国精英抛弃了旧体制,旧体制才终结”。由此可见,作者认为苏联解体的原因是社会主义观念的扭曲。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有人这样评价当今世界:“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此人所讽喻的现状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 ]
A.美、欧、俄、中、日共同主导的多极世界
B.两极格局结束之后,世界呈现多极化趋势
C.世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尚处于发展过程中
D.众多巨人出现,标志多极化格局最终形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观察下面一组反映战后国际格局及其变化的漫画:
材料二: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时期。进入新世纪,国际形势迭宕起伏,复杂多变。从当今世界的情况看,起因于经济利益的矛盾是基本的、广泛的;起因于领土争端的冲突是长期的、棘手的;起因于民族、宗教问题的纷争有膨胀的趋势,利用民族主义和宗教狂热制造事端的危险性不可低估;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在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依然存在并有新的发展,带来许多不确定、不安宁的因素,将会导致地区冲突甚至引发局部战争,这是对国际安全新秩序的最大挑战。
材料三:2005年4月,胡锦涛主席参加雅加达亚非峰会,在讲话中首次提出,亚非国家应“推动不同文明友好相处、平等对话、发展繁荣,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同年7月,胡锦涛出访俄罗斯,“和谐世界”被写入《中俄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同年9月,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了《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和谐世界”的深刻内涵。“和谐世界”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中国外交对世界的贡献。
——摘自人民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1、图2所表示的两个国际格局分别指的是什么?(4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造成“国际形势跌宕起伏”的原因有哪些?(4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构建和谐世界的可能性。(4分)
参考答案:(1)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和正在出现的多极化国际格局的趋势。(4分)
(2)经济利益;领土争端;民族、宗教问题;霸权主义、强权政治。(4分任答两点即可)
(3)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两极格局的解体;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兴起和扩展。(4分任答两点即可)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环球时报》记者报道:2006年5月13日,韩国和朝鲜决定,中断半个多世纪的南北铁路大动脉即西部的“京义线”和东部的“东海线”于当月25日进行试运行。造成当年朝韩南北铁路大动脉中断诸多因素中最根本的是(?)?
A.韩国和朝鲜实行不同的社会制度
B.朝鲜半岛长期处于分裂状态
C.美苏“冷战”政策的结果
D.朝国和朝鲜经济发展差距巨大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铁路大动脉的中断折射了南北的分裂,造成南北分裂的主要原因是美苏冷战。二战结束后,美苏以38度线为界,分别进驻南北朝鲜,自此造成朝鲜南北分裂。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保罗·约翰逊在《现代:从1919到2000年的世界》中写道:“(20世纪)80年代,人类刮起了一场巨大的求变之风……80年代成为当代史的分界线。民主精神恢复了自信,开始广泛传播。”这场 “求变之风”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A.加快了西方政治民主化进程
B.壮大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
C.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瓦解
D.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抓住题干时间20世纪80年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民主精神恢复了自信”是指资本主义民主精神,从西方国家眼中看来,苏联领导下的阵营禁锢思想,禁锢民主,80年代苏联和东欧经济陷入困境,直接导致了阵营的解体(东欧剧变),从而使民主思想得到传播,因此这场“求变之风”指的是东欧剧变,故D项正确。ABC三项均不符合东欧剧变的史实,故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