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新思想的萌发》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7-08-09 15:56:4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戊戌变法时开办了《女学报》,成立了“北平师范女学堂”,这表明
A.当时中国已经实现了男女平等
B.维新派重视提高妇女的政治地位
C.维新派发动妇女参与维新变法政治运动
D.变法冲破君主和伦常的网罗,同封建束傅彻底决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中开办《女学报》,成立女学堂,体现了维新派重视对妇女地位的提高。故选B。依据所学,A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实现了男女平等;C、D两项说法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故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思想·维新思想的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 下表是某中学研究性学习课上,三个研究小组展示的材料和所得的结论。

请回答:?
(1)上述各组的结论,哪些是从材料可以直接推导出来的?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各组的结论,哪些是不能从材料直接推导出来的?你认为应补充怎样的材料或者修改成怎样的结论,才能使结论与材料相符?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堂课的主题是“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请结合所学知识,紧扣主题,重新分析各组的材料,建立材料与主题的联系,说明中国传统主流思想在东汉、宋代、晚清三个时期的变化。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晚清组。
(2)①东汉组、宋代组。②考生可从增加材料或者修改结论两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但材料与结论必须相符。
如:东汉组的结论可修改为“东汉桓帝受道教和佛教思想影响比较大”。宋代组可增加其它朝代学生尊师典型事例、中国古代典籍中的尊师思想等。
(3)东汉:佛教和道教成为某些帝王的治国理念,汉武帝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思想被动摇,佛教、道教产生了较大影响。
? 宋代:程颐吸收佛教的某些修习方法和思想,与其它思想家一起创立的理学逐渐成为中国占主流地位的思想。
? 晚清:某些官员的教育思想受到西学影响,西学对中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儒学思想仍占主流地位。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近代中国主张或赞同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人物有
①魏源②光绪帝③赵三多④陈独秀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世纪初,梁启超曾特意对“中国旧思想、欧洲新思想”作过比较:(中国旧思想)惟君主一人立于法律之外,其余皆受治于法律,一切平等。(欧洲新思想)全国人皆受治于法律,一切平等,虽君主亦不能违公定之国宪。梁启超作此比较的目的是(?)
A.批判欧洲模式为清朝统治辩护
B.借鉴欧洲先进制度维护君主专制
C.学习欧洲制度实现中国政治民主
D.借鉴欧洲制度实现中国民主共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梁启超是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比较“中国旧思想、欧洲新思想”:认为(中国旧思想)君主不受法律制约,(欧洲新思想)全国人皆受治于法律。目的是希望中国借鉴西方的政治制度进行改革,实行君主立宪制。故选C。
点评:关于维新派的维新变法思想,还可以考查其作用: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兴民权,提倡西学,促进了思想的启蒙和人民的觉醒,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世纪四五十年代,许多中国人在诗文中将西方人称为“夷”。过了二三十年,这些人的诗文再版发行时,“夷”都改为“洋”了。这个变化反映了
A.中国社会普遍接受了西方文化中的平等观念
B.中国知识界已经意识到了西方对中国的优势
C.“西学”通过洋务运动已成中国思想界主流
D.中西之间已经实现了相互的尊重与和平共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