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7-08-09 15:54:2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孔子“克已复礼”中的“礼”,指的是?
[? ]
A、上古时候的禅让制     
B、东周时候的分封制      
C、西周时候的井田制     
D、西周时候的等级名分制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葸Xi:畏缩),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尖刻伤人”对这段话不正确的理解是?
[? ]
A.要用礼来加以节制,加以中和,?这样才能使言行合度,符合社会规范。
B.与“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思想基本一致
C.“不学礼,无以立”,认为礼是个人修养的落脚点。?
D.反映了孔子仁的思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今日良知见在如此,只随今日所知扩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开悟,便从明日良知扩充到底,”这句话应出自
[? ]
A、董仲舒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句话反映的思想出自
[? ]
A.儒家的思想
B.道家的思想
C.墨家的思想
D.法家的思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中国古代某位思想家曾说:“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此人可能是?
[? ]
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韩非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