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大全《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7-08-09 15:51:0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8年12月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通过民主党每周广播讲话重申他的最新“经济振兴”计划,透露至少创造250万个就业岗位的5点具体构想:大规模改造联邦政府办公楼,使之更加节能;大力投资公路和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升级学校硬件设施,安装节能系统,创造“21世纪的学校”;在美国各地推广普及网络宽带,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上网”;改进医院设施,确保这些地方能够运用“前沿科技”。
材料二 这场席卷全球的最大金融危机至今仍未止息,2010年2月15日,由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通力合作,共度时艰》的重要讲话。
——以上材料摘编自中国新闻网等
请回答:
(1)简要比较材料一中奥巴马计划与罗斯福新政措施的相似之处。与罗斯福新政相比奥巴马的计划有何新特点?(8分)
(2)据材料二,指出各国领导人应对危机的策略。结合相关史实,分析他们采取上述策略的原因。(4分)


参考答案:(1)相似之处:加大政府干预经济的力度;(2分)加大政府的公共投资,兴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分)创造了就业机会(2分)。新特点:重视发展教育与科技 (或科教兴国);注意节能。(2分)
(2)策略:加强国际协作,共同应对危机。(2分)
原因:吸取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深刻教训;(1分)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各国经济联系密切、利益相关。(1分)


本题解析:(1)奥巴马的措施主要是从加大政府对基础设施的投入等方式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努力创造就业机会。这些都与罗斯福新政一致。从奥巴马措施的内容中可以看到,奥巴马措施的时代新特点为重视发展教育与科技 (或科教兴国);注意节能。(2)材料二体现了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努力解决金融危机。原因可以从历史教训和当今的国际发展形势要求两个方面来分析: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各国经济联系密切、利益相关。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掌握罗斯福新政的相关内容和准确的理解材料。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评价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早在1933年底,经济形势刚有好转的时期,就已有人怀念自由市场经济,一位国会议员甚至在纪念林肯诞辰的演说中说:“我已经看到一位独裁者正在成长,他已使希特勒、墨索里尼十分妒忌,私营企业的独立性已成往事,个人自由不过是记忆而已。”(《大国崛起·美国》)这位国会议员的主旨是
A.讽刺希特勒、墨索里尼独裁
B.肯定罗斯福新政挽救了美国经济
C.借纪念林肯诞辰之机讽刺挖苦
D.批评罗斯福扩大了联邦政府权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大国之谜,当然还有另外的答案,那就是体制创新。”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所进行的体制创新最突出的特点是
[? ]
A.实行市场经济
B.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C.知识经济
D.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世纪30年代,十万美国人申请向苏联移民,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① 美国经济出现了大萧条?② 美国人口多导致生存艰难
③ 苏联迅速走向工业化?④ 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38年,罗斯福在谈到“新政”时说:“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这里的“严重缺点”主要是指
A.高度垄断
B.自由放任
C.忽视农业
D.通货膨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胡佛的反危机措施是固守“自由放任”政策
,结果没有克服危机,反而使矛盾更加尖锐,美国民众期盼新的有力政府,促成了罗斯福的上台和新政的实施。因此选B。
点评:罗斯福新政是美国经济制度的一次重大调整,对以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从此,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