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9 15:40:20
1、判断题 (3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市场经济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能自动平衡商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因此,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生产效益如何分配,都无需政府干预。政府惟一的作用就是当好“守夜人”,即防止暴动、偷窃、欺骗,确保个人自由和公民机会均等。这种经济理论的信条是“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管得最好的政府”。
有人这样形容罗斯福新政前后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变化:新政之前,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新政以来,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
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反映了一种什么经济思想?(2分)它产生的背景是什么?(4分)
(2)依据材料分析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结合罗斯福新政的史实说明“新政以来,企业主是大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8分)
(3)罗斯福总统逝世时,中国共产党给予了罗斯福总统极高的评价。结合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国际形势,分析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会给罗斯福极高的评价。(6分)
(4)1992年克林顿入主白宫后,倡导介于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之间的第三条道路,对美国经济实行改革。克林顿改革对美国经济有什么作用? (4分)
(5)从罗斯福新政和克林顿改革取得的成效中,你认为政府应在国家经济生活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4分)
参考答案:
(1)自由主义(2分)
背景:资本主义生产力提高;?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工业革命的发展;(2)政府开始干预经济(2分)
说明:整顿金融体系 (2分) ;加强对工业的指导(2分);调整农业政策(2分);举办“以工代赈”的公共工程(2分)。
(3)实行新政,遏制了法西斯势力(2分);倡导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为反法西斯作出了重大贡献(2分);向中国提供援助,支援中国抗战(2分)。
(4)通货膨胀率下降;就业率上升;财政赤字递减;经济增长加快。(5)加强宏观调控,以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2分)。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等(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有人认为:“1929年以后,世界各国所实行的政策宣告了一种全球化倒退趋向。”文中“全球化倒退”的主要表现是(?)
A.奉行自由贸易政策
B.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C.推行贸易保护主义
D.国家大力干预经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929年经济大危机后,国家之间为了解决危机,大打贸易战,这是全球化的倒退。故选C。A项错误,自由贸易政策是29年经济危机爆发的政策原因,各国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B项错误,积极地开拓海外市场并非倒退;D项干预经济政策是在罗斯福1932年上台之后推行的政策,也不符合题意。
点评:起自于美国的29--33年经济大危机持续时间长,破坏性特别大,范围广,各国纷纷推行保护主义,加剧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矛盾,引起了国际关系的紧张。如此严重的经济危机充分说明了自有资本主义经济政策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为了解决社会保险制度的联邦经费来源问题,罗斯福破天荒地实行了一种按收入和资产的多寡而征收的累进税。对5万美元纯收入和4万美元遗产征收31%,500万美元以上的遗产可征收75%;公司税过去一律是13.75%,根据1935年税法,公司收入在5万美元以下的税率降为12.5%,5万美元以上者增加为15%。罗斯福这一举措的实质是
A.对富人的一种横征暴敛
B.资本主义国家一种新的社会不公
C.国家对社会财富的一种再分配
D.损害了资本家的根本利益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罗斯福新政的理解与认识。新政从本质上看仍是资本主义的自我完善,是为维护资本家利益服务的,损失的只是暂时的、局部的利益;材料体现的税收政策只是对社会财富的一种再分配的方式,以降低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最终维护资本家的利益。所以应选C。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31年,苏联购买了美国机器出口总量的50%,英国机器出口总量的70%,世界机器出口总量的30%。到1932年,苏联的购买力则占到英国机器出口总量的90%,世界机器出口总量的 50%。这说明
A.西方国家以邻为壑转嫁危机
B.苏联利用西方危机发展工业
C.苏联对机器需求的增加
D.苏联是进口机器的国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1929年开始的世界经济危机席卷西方各国的时候,苏联正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高潮前期。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苏联利用西方大萧条时期,大量进口机器,以发展本国工业。故答案选择B项。
点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并存:社会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都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是人类在探索如何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时建立的两种不同的社会组织形式,也是两种不同的思想体系的反映。资本主义思想体系认为,私有制、市场经济、自由竞争和政治民主(多党轮流执政)是最自由、公平、有效率的社会,最能提高人们的福利;而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却看到血淋淋的资本原始积累、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残酷的阶级差别、阶级斗争,社会不公,两极分化,看到私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因此提出建立生产资料公有、有计划地发展经济,高度发展生产力、按需分配、人民当家做主的共产主义社会,才能消除上述人类社会的弊病。随着社会的发展,除了最基本的原则之外,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也在发生变化,社会主义也发展市场经济,发展包括私有制在内的多种所有制,改革计划经济,总之一切以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为准则;资本主义也引进计划管理、宏观调控,对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进行国家干预。这些都是人类文明的进步。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多元化的,社会制度也不可能是千篇一律的,一个模式。两种制度互相竞争,有利于文明的进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爆发使人们对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进行反思。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修改了传统的经济理论,提出了凯恩斯主义。
请回答:(1)凯恩斯主义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2)第一次将凯恩斯主义大规模运用的是何人?运用的效果如何?
(3)发达国家普遍接受凯恩斯主义是在何时?凯恩斯主义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参考答案:
(1)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
(2)罗斯福。使美国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了出来,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广大的下层民众也从中得到了一定的好处。
(3)二战后。国家干预经济有力的推动了经济发展。但它并不能消除经济危机。
本题解析:本题从资本主义经济理论导入来考查相关知识。第一问结合所学知识抓住核心来回答;第二问实际是回答罗斯福新政的影响;第三问是第二问的延续,回答时需要注意凯恩斯主义并没有认识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源,仅仅是根据经济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来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