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题《商业的发展》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7-08-09 15:10:0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6分)城市的发展始终与社会经济紧密相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试看(春秋时期)列国都城在地图上的分布很容易发现它们的一个共同点:它们都邻近河流;以现在所知,几无例外。一部分固然因为交通的便利,一部分也因为河谷的土壤比较肥沃,粮食供给比较可靠。城的作用在保卫,贵人的生命和财富和祖先神主的保卫。……城郭的入口有可以升降的悬门,城门时常有人把守,夜间关闭。
——张荫麟《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影响春秋列国建城的主要因素有哪些?(6分)
材料二?开封城的街巷结构截然不同于长安,他的四条御街与东西南北四个城门相连,此外还有东西向的横街,以及南北向的直街,互相连通成街巷网络,把商业区与居民区交织在一起。在许多交通便利的街巷中,都有繁华的“街市”,行市、酒楼、茶坊、食店、瓦子(娱乐场所)等连成一片,形成摩肩接踵、昼夜喧阗的商业长廊。……当时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二万多户,其中六百四十家资本雄厚的商户,分别属于一百六十行,囊括米、盐、茶等各类商品贸易。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2)根据材料二,概述北宋时期开封城商业功能的新发展。(6分)
材料三?自1759年起,广州成了唯一的通商口岸,对于夷商的管制更严,勒索更重,夷商的不平更甚。他们除非不与中国贸易,否则唯有听从广州官府及行商的摆布……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初广州对外贸易的基本状况,并分析这一状况出现的背景。(4分)


参考答案:
(1)因素:便利的交通;周边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安全保卫的需要。(6分)
(2)新发展:为商业活动提供了更大的时间和空间(答“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也可给分);为商业活动提供更加便利的交通和完善的服务设施;成为商户居住和经商的重要场所。(6分)
(3)基本状况:广州城内外国商行云集,对外贸易继续存在;民间贸易被严格限制。(2分)
背景:清政府实行海禁政策,但广州作为开放的港口,准许外商进行贸易。(2分)


本题解析:
(1)根据材料一“它们都邻近河流...一部分固然因为交通的便利,一部分也因为河谷的土壤比较肥沃...城郭的入口有可以升降的悬门,城门时常有人把守,夜间关闭。”可以概括出影响春秋列国建城的主要因素有交通、经济、安全保卫等。
(2)本题强调的是“新发展”,所以根据材料二“...互相连通成街巷网络,把商业区与居民区交织在一起...都有繁华的“街市”,行市、酒楼、茶坊、食店、瓦子(娱乐场所)等连成一片,形成摩肩接踵、昼夜喧阗的商业长廊...分别属于一百六十行,囊括米、盐、茶等各类商品贸易”,可以概括出北宋时期开封城商业功能的新发展体现在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更加便利的交通和完善的服务设施、商户居住和经商的重要场所。本题也可以从教材的内容出发。
(3)根据材料三“广州成了唯一的通商口岸,对于夷商的管制更严,勒索更重,夷商的不平更甚。他们除非不与中国贸易,否则唯有听从广州官府及行商的摆布”可以概括19世纪初广州对外贸易的基本状况有广州对外贸易继续存在、民间贸易被严格限制。这一状况出现的背景可以结合当时的对外政策、国际环境等角度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观察以下两幅图,后者与前者的商业活动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 )

A.普遍使用纸币
B.商业交换品种迅速增加
C.商业市镇出现
D.打破了坊市界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图一反映了唐长安城东西两市。图二是宋朝的《清明上和图》,反映了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A B C项是错误的;与图片不相符合。所以选D。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将商人们集中起来,设官统一管理,其目的是
A.保护商人从事商业活动的积极性
B.驱使商人为政府服务
C.为了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最大限度地维护商人利益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明朝张瀚称:“善为国者,令有无相济,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而不为农病。顾低昂轻重之权,在人主操之尔。”这段话反映的经济主张
A.在当时为统治者所重视
B.在当时较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C.扭转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
D.一定程度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农末适均”即农业与工商业协调均衡发展,这一思想符合工商业发展的社会潮流,D项正确。中国封建统治者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材料中的思想并没有引起统治者的足够重视,不可能扭转重农抑商政策、较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因此A、B、C三项错误。
点评:一定时期的思想是一定时期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得到一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在这样的情况下,思想界出现了一股要求工商皆本的思潮,主张在重视农业的同时也要发展工商业,要使它们均衡的发展。这种思潮为后世的明清进步思想的出现奠定了思想基础。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有位学者写了一部关于宋代商业发展的专著,不适合作为这本专著名称的是?(? )
A.《商帮的兴衰》
B.《坊墙倒塌以后》
C.《晨曦中的汴河》
D.《草市饮食大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明清时期,一些地方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其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所以答案选A。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