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7-08-09 15:08:5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美洲印第安人的后裔也用一种另类的态度表达了他们的感情。以下几条标语最能表达他们感情的是
[? ]
A.“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B.“感谢哥伦布将光明带给我们”
C.“新大陆的伟大发现者”
D.“美洲近代化的开创者”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新航路开辟后所出现的“价格革命”最重要的作用是
[? ]
A.导致了世界贸易路线和中心发生变化
B.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
C.增进了各地区和各民族间的经济交往
D.造成物价不稳,人民生活困难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新航路的开辟,对整个世界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欧洲出现了“商业革命”。这场“革命”主要表现为
①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日益增多 ②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
③贸易中心转移到地中海区域 ④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
[? ]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前,巴黎商人和工匠的房屋结构是:“房屋高而狭小,底层是铺子,上面是主人住房,再上面是工人的房间。同样,1619年伦敦每个面包师傅都在自己家里安置子女、女仆和学徒。”……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整个曼彻斯特本城,索尔福和休尔姆的全部,彭德尔顿和却尔顿的大部分,阿德威尔克的三分之二以及奇坦希尔的个别地区--所有这些地方形成了一个纯粹的工人区……”在“工人区”扑面,住着高等的或中等的资产阶级。……挤满了工人的“恶劣的街区”,是周期性光顾城市的一切流行病的发源地。工业革命时期的住房短缺问题、贫民窟问题、卫生设施极差等问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与工业发展极快、人口膨胀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从中央到地方政府的“自由放任”,也是其主要的原因。因此,工业革命后期特别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西方各国政府开始注重住房问题了。
——龚敏《论西方工业革命时期的住宅问题》
材料二 在中国知网中,某教师用“工业革命”为篇名,搜索到以下2009年发表的关于“工业革命”的学术论文篇名:《焦炭炼铁的发明与英国工业革命》、《论工业革命的开端》、《经济危机将加快“绿色工业革命”的进程》、《工业革命与英国贫困观念的变化》、《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英美工业反差的原因分析》、《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监狱改革运动》、《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探析》、《阿诺德·汤因比的经济思想与英国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盛宴1851年伦敦万国博览会》、《高工薪推动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前后英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英国工业革命以来低收入阶层的生存状况》、《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视角看学徒教育》、《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对外贸易与贸易政策》、《如何解释美国晚于法国完成工业革命?》、《英国工业革命期间家庭女佣人之身份问题研究》、《工业革命与生态环境危机及其治理途径》、《工业革命与欧洲人口的变化》、《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工业革命前后,西方城市的居住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一,归纳工业革命期间工人住房条件恶化的原因,并指出其根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后期西方各国开始注重住房问题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二,简要分析2009年学术界对工业革命研究的主要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变化:①工业革命前住房主仆不分,主人在他的家里开店设厂,工作和生活地点不分;工业革命后厂主和工人居住上完全分开;②贫富差距拉大,工人居住环境恶化。
(2)原因:工业发展极快;人口膨胀;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根源: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或“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本质”)。
(3)原因:工人运动不断发展,劳资矛盾尖锐,威胁到资本主义政权;传染病流行,威胁到资本家的生存。
(4)主要特点: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研究不断深入(或“研究问题和角度宽广”);研究呈现出细化的特点;与当今社会热点问题密切结合,如环境问题、劳资关系问题、经济危机问题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三章,“着火的房子”:1787年春天……第四章 半人半神和花花公子们的集会:1787年5月。第五章 领头羊弗吉尼亚:5月25日~6月1日……第七章,人类的五分之三:6月11日……第十章,小州的胜利:7月11日~17日……第十三章 总统制的迷局:7月17日~26日……第十九章,瑕不掩瑜:9月8日~17日。
——引自[美国]戴维·O·斯图沃特《1787年之夏:缔造美国宪法的人们》一书的目录
材料二? 1890年至1939年美国政府颁布的法律及其主要内容

时间
法律名称
主要内容
1890年
《谢尔曼法》
推动了国家经济权力的集中,对自由竞争进一步限制
1894年
《威尔逊──葛曼法》
对进口商品实行低关税或免税
1906年
《食品卫生和药品法》
并成立了食品和药品管理局
1914年
《联邦贸易委员会法》
有发布违禁命令的权力,对于违反命令的工商企业,可将案件提交法院审理
1933年
《紧急银行救济法》
授权总统在信用和金融方面以巨大的权力,只允许联邦储备体系中健全的银行向财政部领取执照而重新开业
1933年
《农业调整法》
政府奖励、津贴的办法,提升农产品价格,恢复农民的购买力和战前的地位
1933年
《全国工业复兴法》
监督工商企业的公平竞争,以提高工业价格,刺激生产
1933年
《联邦证券法》
政府第一次出面对股票和有价证券市场进行调节,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证券发行与交易的管理与监督
1934年
《证券交易法》
1935年
《存款保险法》
成立银行存款保险公司保护个人存款
1935年
《社会保障法》
规定对老年和失业者实行保险制度
1939年
《民用航空法》
国家对工业交通运输业的干预与调节
1939年
《社会保障法》
正式确立了全国性的失业保险,养老金和对儿童、妇女、病残者的救济福利制度
——根据钟流编译《美国经济概貌》(世界知识出版社)编制
材料三
农产品收购价比率(﹪)
1978年
1985年
1988年
1991年
1993年
国家定价(﹪)
94.4
37.0
24.0
22.2
10.3
国家指导价(﹪)
0
23.0
19.0
20.0
7.0
市场调节价(﹪)
5.6
40.0
57.0
57.8
82.7
—— 《 中国改革与发展报告(1992 —1993)》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第三章、第十章、第十九章中目录内容的核心含义。(6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1890年至1914年、1933年至1942年美国经济政策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指出出现这些特点的各自原因。(8分)
(3)比较材料二和材料三所体现的经济运行方式上的异同。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8分)


参考答案:
(1)“着火的房子”:美国独立后,邦联政府软弱无力,内忧外患,社会矛盾尖锐。(2分) “小州的胜利”:1787年宪法调整了大州与小州的矛盾,小州的利益得到维护。(2分)
“暇不掩瑜”:1787年宪法虽然存在着种族歧视,但它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首先确立了权力制衡原则,大大推动了人类政治文明进程。(2分)
(2)1890~1914年,开始通过立法对经济进行干预,集中国家经济权力,干预集中在外贸、药品、工商企业违反规定等领域。(2分)
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2分)
1933~1939年,通过广泛立法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干预,涉及金融、工业、农业、交通、社会保障等多个领域。(2分)
原因: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美国经济困难,社会矛盾尖锐,罗斯福推行“新政”。(2分)
(3)同:国家在经济发展中起调节作用。(2分)异:美国逐步加强到全面干预经济以摆脱危机推动经济发展。中国则减少干预,开始重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4分)
认识:为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应适时调整经济发展的思想、政策。(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运用知识解题的综合能力。第(1)问中依据材料中关键信息“第三章,‘着火的房子’第十章,小州的胜利,第十九章,瑕不掩瑜”并结合所学分别概述,“着火的房子”从中央政府权力角度思考作答;“小州的胜利”从《1787年宪法》中平衡大小州利益角度概括作答;“瑕不掩瑜”从评价美国宪法角度归结答案。第(2)问中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图表从立第二小问原因前者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影响角度归结答案,后者从美国应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做法角度分析原因。第(3)问中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相同点从国家干预经济角度概括,不同点从对经济干预的程度来思考作答;第二小问认识属于开放题型,从生产力发展、国家政策调整以及经济思想的变化等视角综合分析作答。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