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主要经济政策》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7-08-09 14:56:0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在1842年对西方开放之前的八十五年中,广州是唯一的对外贸易开放口岸……中国人的对外贸易态度衍生自封贡心态。中国人设想,富足的中华上国无需外来货物,仁慈的皇帝允许通商乃是一种对洋人赐恩的标志及使其感恩戴德的手段。因此,通商是一种特权,中国可以因洋人的任何过失取消这种特权。?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
材料二?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关起门有两种,一种是对国外;还有一种是对国内,就是一个地区对另外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对另外一个部门。两种关门都不行。我们提出要发展得快一点,太快不切合实际,要尽可能快一点,这就要求对内把经济搞活,对外实行开放政策。?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九八四年)
材料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经济特区不仅应该继续办下去,而且应该办得更好。中央将一如既往支持经济特区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发挥作用。?
——摘自胡锦涛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的讲话?
请问答: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清朝皇帝视允许通商为对“洋人赐恩的标志”的的本质问题及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概括邓小平主张对外实行开放政策的理由。就在这一年,我国对外开放采取的重大举措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内容,分析中央表示对经济特区将一如既往地支持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以上材料,请谈谈对外政策的制定与哪些因素相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本质问题: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原因:封贡心态的存在;长期闭关锁国导致对外界的无知;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对外部市场的排斥。
(2)理由:当今世界的开放性;历史的经验教训证明闭关自守会导致落后。举措:开放天津、上海等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
(3)经济特区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对全国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改革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4)最高统治者的个人认识;国家实力;国际环境;国家利益。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题中表格是唐朝时期连续两年的纳税户数和赋税收入表,对该表解释最为准确的是:

A.由于人口大幅度增长,国家赋税收入增加
B.地方官吏任意增加税额,盘剥劳动人民
C.封建政府腐败,虽人口大幅度增加,但赋税收入增长有限
D.由于税源扩大,中央赋税收入有所增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商旅指南
1340年,佛罗伦萨人裴戈罗蒂依据当时商人所了解到的亚洲情况撰写成一本书,为那些想到中国的商人提供参考。从塔纳(Tana)到中国,你旅行的道路是很安全的,据走过这条路的商人说,不论是白天还是晚上,都是安全的。……中国有很多的城市和市镇。其中最特殊的就是它的都城,这里聚集了大量的商人,有大量的贸易……无论商人们携带多少银子远去中国,中国的君主都会从他们手中拿过来纳入国库。对带来白银的商人,他们用纸币与其兑换。……用这种钱,你可以购买丝绸和其它你想买的商品。这个国家的所有人都一定会接受它。
——《新全球通史》547页
问题:
(1)1340年的中国处于哪个王朝统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时商人到中国经商有何利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00多年后,商人若依据本书再到中国去可能会遇到哪些新风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元朝。
(2)利:商旅路途安全;中国市镇多,商品多,交易量大;可以兑换纸币,携带方便。弊:个人私产(银子)难以保障;兑换纸币时可能遭到勒索;纸币购买力难以保证。
(3)东西陆路不畅通,商旅路途安全难以保障(或奥斯曼帝国崛起,过境商人受到盘剥);即使商人到了中国,也可能难以进行直接贸易(或中国实行朝贡贸易,贸易有时间、地点和人员限制)。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齐民要术·序》中载:“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厥而不录。”材料表明,贾思勰对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态度是(? )
A.反对
B.赞同
C.听其自然
D.主张适当改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由“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故商贾之事,厥而不录”可以看出作者对本和末的态度是重本抑末,故选B,其中的“本”和“末”分别指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商业,材料的观点也与当时统治者的重农抑商政策有关。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读下图,从中我们可直接得到的信息包括


① 农业税相对稳定 ②工商杂税逐渐增长并超过农业税 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