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模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练习版)(三)

时间:2017-08-09 14:43:5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从全球史观的角度来看,殖民扩张的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
A.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B.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
C.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D.促进了世界各地的平衡发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全球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从孤立分散到走向整体世界的过程,是世界各地联系不断加强的过程;符合题干中“积极意义”,故选C。 A项并非从全球史观的角度进行分析;B项是从近代化史观的角度进行分析的;D项说法明显错误。
点评:新航路开辟后,主导新航路开辟的国家就进行了殖民扩张活动,最早的为葡萄牙和西班牙,17世纪为荷兰,18世纪后英国掌握了殖民的霸主。早期的殖民扩张进一步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扩大,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012年是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520周年,近期在耶鲁大学任教的香港学者李兆良却有新的证据指出,是中国人最早发现了美洲大陆,史实纷纭,但新航路开辟带给中国的影响毋庸置疑,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明清政府的对外政策趋向消极,直至闭关
B.出现“西学东渐”,传播了西方文化
C.烟草、玉米等作物逐渐传入中国
D.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诞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36分)中共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提出“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生态文明,需借鉴历史经验教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欧洲人的发现不仅导致新的全球性视野,也导致了美洲——欧亚大陆之间疾病传播,阅读下列表格

传播方向
疾病种类
传播时间
后果
从欧亚大陆传入美洲的疾病
疟疾
地理大发现
欧洲人把疟疾带到欧洲,却在美洲找到治疗该病的高效药物--金鸡纳
天花
地理大发现
由于美洲土著人没有该病毒的抗体,天花导致了数百万印第安人的死亡,但同时也促使了天花预防方法---种痘术的迅速发展成熟。
——彭顺生《哥伦布发现美洲于人类交往》
材料二?在英国,肺结核、支气管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已经成为常见病和导致死亡的最大原因。……1848年英国颁布了《公共卫生法》,187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条例》,至此英国基本上建立起了完整的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工人阶级提出了改善自己生活条件的要求,并将此作为自己的基本权利。值得注意的是,在工人阶级的这些要求中,实际上也包括着,改善公共卫生条件,消除环境污染等内容……。英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创立者查德威克,在1842年发表了调查报告《英国劳动人口卫生状况》,用大量事实说明了环境污染造成的疾病流行,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他们锲而不舍的努力,换来了环境的改善,使人们重新获得享有良好环境的权利。
——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新型农用机械的引进和汽车的问世,美国大规模垦殖大平原,最终导致严重的荒漠化和“黑风暴”事件。20世纪30年代中期,罗斯福政府开始综合治理。决策层认为导致尘暴重灾区出现的深层次根源是一系列错误信念,如征服自然、自然资源永不枯竭、市场可以无限扩大、个人有权任意支配自己的财产、市场竞争能够自主调节生产等;国会通过《泰勒放牧法》,将未被占用的8000万英亩草地交给联邦政府管理,永远禁止拓殖。
——摘自高国荣《美国大平原的荒漠化:缘起及其治理》
材料四?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严重的环境问题。有报告显示,在部分人口密集的重工业区和采矿区,其环境退化成无法恢复的“严重受害区”。苏联《生态灭绝》杂志说:“当历史学家最终剖析苏联和苏维埃共产主义时,他们也许会因为生态灭绝而做出死亡判决。”20世纪80年代,环境主义运动演变成了反苏维埃统治的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成了这个判决的执行者。
——摘自 包茂宏《苏联的环境破坏和环境主义运动》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地理大发现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英国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概括英国治理环境问题的措施。(6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促成美国大规模垦殖大平原的主要事件是什么?美国治理荒漠化的措施有哪些特点?由此反映出美国在经济发展方式上有何变化?(12分)
(4)根据材料四,结合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特点,分析造成其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生态灭绝》杂志所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不得摘抄原文)综合上述材料,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对当今中国有何启示?(10分)


参考答案:(1)影响:使世界由孤立走向整体(全球化开始);促进西欧资本原始积累(引发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医疗技术进步;给美洲人民及生存环境带来灾难。(每点2分,共8分)
(2)原因:英国工业革命或工业化进程中环境被污染。(2分)?措施:英国政府通过立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2分)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参与和斗争促进了环境的治理和改善。(2分)
(3)事件:第二次工业革命。(2分)特点:国家干预;转变观念;立法保护;综合治理。(任意答三点即可,6分)变化:国家加强对社会经济领域的管理;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4分)
(4)原因: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严重破坏;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只关注计划,不关注民生、不注重资源的节约与保护。(4分)?观点: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是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2分)?启示:在经济发展进程中要注意环境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相应法律法规,依法治理污染;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等。(4分,答出两点且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解析:(1)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从两个方面概述,一是对世界、资本主义和自然科学发展的积极影响,二是从殖民扩张和自然环境两上角度分析归纳消极影响。
(2)本问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原因应依据材料二的出处和时间信息,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工业革命对自然的破坏;措施则应依据“《公共卫生法》、《公共卫生条例》”、“在工人阶级的这些要求中,实际上也包括着,改善公共卫生条件,消除环境污染等内容”等关键信息分析,从立法和人民的斗争两个角度归纳。
(3)事件分析依据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新型农用机械的引进和汽车的问世”,结合时间信息,从时代背景入手;第二小问考查罗斯福新政策的特点,分析依据“综合治理、市场竞争能够自主调节生产、《泰勒放牧法》”等;启示应围绕环境与经济发展进行阐述。
(4)原因分析依据:“在部分人口密集的重工业区和采矿区,其环境退化成无法恢复的‘严重受害区’”,主要阐述工业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观点分析依据:“20世纪80年代,环境主义运动演变成了反苏维埃统治的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成了这个判决的执行者”、《苏联的环境破坏和环境主义运动》;启示围绕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展开分析与归纳。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对下图反映的世界殖民地占全球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第①段进行殖民扩张的是西班牙、葡萄牙
B.第②段加紧殖民扩张的是荷兰、英国、美国等国
C.第③段成为最大殖民帝国的是英国
D.第④段说明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把殖民扩张推向顶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第②段是在17、18世纪,当时主要的殖民国家是荷兰、英国、法国,美国在18世纪后期才独立。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列交通运输工具中,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发明创造的有
A.火车、汽船
B.汽车、汽船
C.汽船、飞机
D.飞机、汽车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析:
汽车、飞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创造。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