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考点预测(2017年强化版)(三)

时间:2017-08-09 14:42:0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戈尔巴乔夫改革对经济体制进行了根本性变革,其措施不包括
A.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
B.要求国家主要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
C.企业自主权得以实现
D.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时代,而不是对抗时代……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尼克松认为需要谈判而不是对抗的原因不包括
[? ]
A.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守势
B.欧日崛起,冲击美国地位
C.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D.中国振兴,第三世界崛起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20世纪五十年代,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赫鲁晓夫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
A.工业
B.农业
C.商业
D.军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1953年斯大林逝世之后,赫鲁晓夫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此时,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导致农业生产长期徘徊不前,到1953年,苏联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低于十月革命前的水平,牲畜存栏数与1913年相等,而苏联人口比1913年增加了20%,这种状况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不能满足工业发展对粮食和原料的需求。为了扭转这种局面,赫鲁晓夫以农业为突破口,开始了经济领域的改革。因此选B.
考点: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点评:农业改革是赫鲁晓夫经济改革的重点。包括三方面内容:废除谷物的义务交售制,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允许农民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的自主权;大规模垦荒,扩种玉米。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穿越时空,透过历史,我们依稀还能看到在欧洲东部矗立着一个巨人的身影;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夜之间,这个曾经伟岸的巨人倒下了。材料中的“一夜”发生在下面的哪一个时间之中
[? ]
A、1989年
B、1991年
C、1922年
D、1936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表为1976—1990年苏联经济增长率(%)简表。其中,1990年经济发展出现负增长的原因是

A.自然灾害造成的破坏
B.苏联解体导致的社会混乱
C.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不见成效
D.赫鲁晓夫改革导致的混乱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无从体现;B发生在1991年,D发生在1953——1964年,时间不符;20屐0年代中期戈尔巴乔夫上台并进行改革,但是改革不见成效,因此选C。
考点:苏联社会主义改革
点评:因果关系型选择题,即考查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原因和结果的选择题。此类题的基本结构大致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题干列出了某一历史结果,备选项中列出原因,在试题中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原因是”“目的”“是为了”等,而在考查原因时又多进行细化,如考查“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历史原因”“主观原因”等;另一种是题干列出的是历史原因,备选项列出的是结果,在试题中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影响”“结果”等。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