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一)

时间:2017-08-09 14:25:5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从孔子提出“仁”到孟子主张“仁政”、再到荀子强调“仁义”,儒家思想的早期发展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
[? ]
A.从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描绘设计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B.统治者要“仁者,爱人”,被统治者要“克己,顺服”
C.依靠礼仪法治的教化规范,把小人变成君子,凡人变成圣人
D.从强调“三纲五常”入手构建一个大一统的社会



2、判断题  孔子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
①“仁者,爱人”②贵贱有“序”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有教无类”
[?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3、判断题  成语“萧规曹随”反映的汉初主要的政治统治思想是
[? ]
A.儒家的“仁政”思想
B.道家的黄老之学
C.墨家的“兼爱”思想
D.法家的法治思想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一一《荀子?王制》?
材料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朱子语类》?
材料四?“仲尼虽圣,效之则为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
?——李贽
回答:
(1)材料一主要反映了孟子的哪一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依据这一观点,孟子认为统治者应该怎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这一主张对我国后世思想领域的影响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据材料三说明其“新”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儒家思想历史作用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判断题  《道德经》中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一观点
[? ]
A、充分体现了老子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
B、认为天地万物的本原是“道”
C、反映了“无为而治”的治国观
D、适应了建立统一集权国家的需要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