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大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点预测(2017年强化版)(九)

时间:2017-08-09 14:14:3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王阳明强调“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圣人之道不是高深莫测,而是简易直接的,愚夫愚妇只要在日常行为的“事上磨练”,同样可以成为圣人。这说明王阳明
A.主张用良知支配行为实践
B.科学说明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C.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抨击
D.认为只需探究万物就可得天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吾心之是非为是非”指的是人的良知,愚夫愚妇只要在日常行为的“事上磨练”强调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实践”,所以本题材料的主旨是在说明王阳明是在主张“用良知支配行为实践”, 王阳明只不过是古代的一位思想家,他不可能科学说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抨击、认为只需探究万物就可得天理”均不是王阳明的观点,材料中也没有这两种观点,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王阳明的“良知”支配行为实践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上述材料说明此人主张:(     )
A.强调“法”是“礼”的基础
B.主张“仁政”是治国的根本
C.提倡用严刑峻法来作为社会规范
D.主张礼法并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由“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已禁止,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得知这是主张礼法并施。选项中D项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传统主流思想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儒家荀子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江都王刘非是汉武帝同父异母的兄长,骄横好胜。汉武帝为教育、引导刘非,任命董仲舒为江都相。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董仲舒用以引导刘非的言论主要是(   )
A.“我无为,而民白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B.“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C.“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董仲舒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创立新的儒学体系。他宣扬“君权神授”,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认为天是万物的主宰,天子受命于天,人民和诸侯都要服从天子的统治。刘非不太听命于中央,董仲舒用以引导刘非的学说应该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故选C。A项主张“无为而治”,是道家的学说;B项“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属于法家的学说;D项“存天理、灭人欲”是北宋时“二程”的主张。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儒学思想(新儒学)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12分)中国古代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字

材料二 文学
 
材料三   孔教
齐景公问政于民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道之以政,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材料四   融合
下图是一副名为“文化火锅”的漫画。锅里面写满了很多汉字,比如佛,功夫,礼,老舍,莎士比亚,爱因斯坦,道,仁,京剧等许多代表中国和外国文化的东西

回答:
(1)材料一中的书法属于什么书体?该字体成为后人学习、临摹的主要代表有哪几个
(4分)
(2)结合材料二《红楼梦》和所学知识指出这一作品问世的社会背景有哪些?(2分)
(3)概括材料三中孔子关于“为政”的主张。(2分)
(4)谈谈如何历史地、辩证地看待材料四所反映的文化融合现象。(4分)


参考答案:(1)书体:楷书。代表:欧阳询、颜真卿和柳公权(4分)
(2)主要背景: 专制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手工业、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的壮大(2分)
(3)主张:实行德政(为政以德);遵守礼制(为国以礼)(2分)
(4)观点:文化融合使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取长补短,共同促进繁荣;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要注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持文化的民族性(4分)


本题解析:(1)结合所学和材料可知该字体为形成于汉代末年的楷书,以字形方正,规矩严整为特征,楷体的代表人物有唐代的欧阳询创立的欧体,颜真卿、柳公权创立的颜体和柳体,有颜精柳骨之称,供后世学习和临摹。
(2)结合所学《红楼梦》通过贵族家庭由盛而衰的变故,揭示了专制王朝和封建社会由强盛走向衰落的必然历史命运,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佳作,结合明清史实和所学可知其产生背景为专制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手工业、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的壮大
(3)依据材料“道之以政,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可以得出孔子主张为政以德,依据材料“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可以得出孔子主张遵守君臣礼仪,维护周礼。结合所学孔子主张德治,克己复礼,兴办私学等
(4)材料四中“锅里面写满了很多汉字,比如佛,功夫,礼,老舍,莎士比亚,爱因斯坦,道,仁,京剧等许多代表中国和外国文化的东西”反映了东西文化的交融,结合所学可知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不应该全盘接受,应该批判的继承和引用。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古代艺术·书法;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古代文学·小说;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孔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孟子《孟子·离娄上》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故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
──荀子《荀子·王制》
材料二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几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三    譬如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倘若舵工水手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另用一班人,才是道理,断没有袖手旁观,不管那船的好坏,任那舵工水手胡乱行驶的道理。
──陈天华《警世钟》(1903年)
材料四    民本思想是与君权天授思想联系在一起的,所谓“天佑下民,作之君”。……中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社会长达三千年,民本思想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忠君思想、官本位思想,已深深植入中国社会的骨髓之中,渗透到中国人民的血液里,只要有机遇,就会顽强地表现自己,影响、控制和规定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的思想与行为。
──刘绪贻《再论把“民主”与“民本”区分开来》
根据材料,
(1)材料一中孟子和荀子的主张有何共同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荀子对儒家思想发展的重要贡献。(5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黄宗羲思想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宗羲思想的历史价值。(4分)
(3)概括材料三中陈天华的主要观点。 上述观点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是如何体现的?(5分)
(4)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评价民本思想。(2分)


参考答案:(1)共同点:君主一定要爱民,否则就有可能被民众推翻。(2分)
贡献: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或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对“礼”的思想进行了深入讨论。(其它言之有理的属于荀子发展儒家思想的主张,可酌情给分)(每点1分,满分3分)
(2)观点:批判“君为臣纲”的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新思想,继承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批判君主专制、认为工商皆本;(3分)
价值: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推动作用。(1分)
(3)观点:百姓是国家的主人,皇帝、官府都是为百姓服务的,百姓可以撤换不称职的皇帝和官府。(2分)
体现: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人身、言论等项自由和选举、被选举等项权利;按照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参议院有权选举临时大总统、弹劾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每点1分,满分3分)
(4)民本思想强调民众的重要作用,对抑制统治者的暴政起了一定作用;(答“民、本思想是与君权天授思想联系在一起的”得1分),和近代民主思想有本质的区别,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民主思想的传播(答“长期影响、控制和规定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的思想与行为”得1分)。(2分)


本题解析:(1)材料一通过夏朝夏桀的教训,得出君主要爱护百姓;材料一孟子军舟民水的理论,也揭示了君主与百姓的关系,爱民,否则会被百姓推翻的理论,所以可以得出两者的共同点是君主一定要爱民,否则就有可能被民众推翻.关于孟子对儒家思想的发展表现,则要答出孟子的主要思想观点有哪些,这就要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包括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对“礼”的思想进行了深入讨论。
(2)黄宗羲思想的观点直接从材料中概括即可.根据材料二中的”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几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可知包括:天下为主,君为客. 其次是: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再次为: 由”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得出工商皆本的思想.历史价值就是作用或者意义:首先是反对君主专制,批判“君为臣纲”的思想,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推动作用.
(3)陈天华的主要观点根据材料概括即可. 根据材料三中”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可知作者认为百姓是国家的主人,皇帝、官府都是为百姓服务的,百姓可以撤换不称职的皇帝和官府。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是如何体现的: 主权在民: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人身、言论等项自由和选举、被选举等项权利;按照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参议院有权选举临时大总统、弹劾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等,主要是体现出百姓,,政府的各自作用.
(4)评价民本思想:首先要谈民本的含义: 强调民众,以民为本.其次是民本的作用: 对抑制统治者的暴政起了一定作用;另外封建社会的民本和近代社会的民本也不同,封建社会民本是统治阶级一种统治策略,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近代民本是资产阶级的民本,本质是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思想民本思想
近代资产阶级的思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民本思想之主权在民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