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孙中山》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八)

时间:2017-08-09 14:08:5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西方的扩张促进了非西方社会的现代化和西方化。这些社会的政治领袖和知识领袖用以下三种方式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对西方的影响做出了回应:
日本从1542年第一次同西方交往到19世纪中叶,实质上遵循了拒接主义的路线。它只允许有限的现代化形式,如获得火器,但严格禁止引进西方文化,包括最引人注目的基督教。西方人在17世纪中叶全部被驱逐。这一拒绝主义立场由于日本1854年在美国海军准将柏利的压下被迫开放门户和1868年明治维新之后全力学习西方而告终。
现代化是可望的和必要的,本土的文化与现代化不相容,必须抛弃或废除;为了成功地实现现代化,社会必须完全西方化。现代化和西方化必须相互加强,而且必须相辅相成。这一方法以19世纪末一些日本和中国的知识分子的论点为典型,他们认为,为了实现现代化,他们的社会必须放弃其传统语言,而采用英语作为国语。
第三种是试图把现代化同社会本土文化的主要价值观、实践和体制结合起来。可以理解,在非西方的精英中,这种选择一直是最流行的。在中国的晚清时期,人们提出了一个口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日本,口号是“日本的精神,西方的技术”。
——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世界秩序的重建》
根据材料简要评述一种或几种观点 。(12分)(要求:围绕材料任选一种观点进行评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
(1)观点一:拒绝主义;观点二:基马尔主义(凯末尔主义);观点三:改良主义(论据略)。


本题解析:首先要归纳材料中的观点,作者指出了对于西方文明的三种反应,第一种是严格禁止引进西方文化的拒绝主义;第二种是完全西方化;第三种是试图把现代化同社会本土文化的主要价值观、实践和体制结合起来。然后选择其中的一种观点进行评述,但要注意史论结合。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2010年3月25日,访日团一行应邀做客孙中山生前挚友梅屋庄吉的故居松本楼。据悉,孙中山在日本流亡期间,多次在松本楼与日本友人会餐。松本楼至今存放着孙中山先生和梅屋庄吉的大量来往书信的手稿、珍贵照片、纪录片等。其中纪录片中不可能看到的一段是
[? ]
A.摄于武昌起义前的纪录片?
B.摄于武昌起义后的纪录片
C.摄于北伐战争前的纪录片?
D.摄于北伐战争后的纪录片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11年是辛亥革命l00周年、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纪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日民族之统一。”
——《临时大总统宣言书》(1912年1月)
“要之,异族因政治不平等,其结果惟革命……革命之功用,在使不平等归于平等。”
——《在北京五族共和合进会与西北协进会的演说》(1912年9月)
“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1月)
材料二? 2010年10月,全国政协通过了关于举办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活动的决定。在筹划过程中,武汉、南京等多个城市展开了举办权的大力争夺。
材料三? 1942年,毛泽东在关于《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研究党史,只从1921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
材料四? 1956年,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诞辰90周年时说:“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我们完 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
(1)说明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民族观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2分)国民革命时期孙中山的民族观又有何新的发展?(1分)
(2)如果你作为辛亥革命纪念活动的组委会成员,武汉、南京你支持哪一个城市举办?为什么?(2分)
(3)你怎样理解毛泽东所说研究中共党史要“从辛亥革命说起”?(3分)
(4)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继承孙中山的革命事业?(1分)“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的表现是什么?(3分)


参考答案:(1)辛亥革命时期提出民族统一(“五族共和”)、民族平等。(1分)有利于化解民族矛盾、团结各民族进行革命。(1分)国民革命时期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谋求中华民族解放。(1分)
(2)答案一:武汉。(1分)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地(或革命首先在此成功)(1分)
答案二:南京。(1分)临时政府所在地(或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分)
(3)辛亥革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壮大了工人阶级;其失败促使先进中国人探索新的革命道路。(3分)
(4)原因:都担负着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1分) 表现: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实现了民族平等;(1分)建立了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制度,实现了普遍平等的人权;(1分)发展经济,改善了人民生活。(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孙中山对民主革命的一个重要贡献是( ? )


A.辛亥革命中对袁世凯进行了不妥协的斗争
B.辛亥革命后为维护民主共和制度进行了武装斗争
C.向共产国际建议实行国共第二次合作
D.领导了北伐战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有关孙中山“三民主义”的评价中,不正确的是()
A.明确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有机地结合起来
B.是西方民主思想与中国民主革命的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C.既区别于农民阶级的平均主义,又区别于维新派的改良主义
D.是中国近代前期最先进的民主革命纲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