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9 13:59:06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盖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此周初大一统之规模,实与其大居正之制度相待而成者也。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材料二 知封建之弊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1)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制度与前代相比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材料二中顾炎武的主要观点。(不得照抄材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题 秦汉以来我国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
①从郡县制发展为分封制 ②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③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④逐渐淡化对中央和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 ]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②④
3、选择题 公元前222年,秦以吴越地为会稽郡,置钱塘、余杭、富春等县。下列有关会稽郡守的说法,
不正确的是
A.其职位由中央任命,不能世袭
B.是该郡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C.在辖区内没有自己的封地
D.有权直接任免辖区内的县令
4、选择题 “天下共苦战斗不息,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这种观点:
A.力主推行分封制
B.反对分封制
C.实行郡国并行制
D.推行世袭制
5、选择题 下图是秦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比较两图最能说明的是
A.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
B.唐代以分权而得以集权
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
D.太尉与御史大夫的权力分别下放到兵部与吏部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